「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中外图书馆的演变( 二 )
西方社会对图书馆公共性的注重有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例如早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 , 一些国家就把法院的庭审过程公开化 , 以至于使法庭成了市民“看热闹”的地方 。 相比之下 , 中国的文化氛围更为内敛 , 特别是在读书的时候 , 更注重安静私密的书斋氛围 。 另一个原因可能与图书馆等的“产权”有关:我国的图书馆基本上是公立的 , 在经费上有保障 。 而国外的许多类似机构是私营的 , 存在着经营方面的压力 , 于是通过服务设施“创收”就成了合乎逻辑的选择 。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 文字信息、声像等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网络传递 , 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场所随意阅览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甚至鉴赏美术馆的展品等 , 这使得传统的去图书馆借阅及其他“身临其境”模式变得失去了必要 。 在这种情况下 , 如何发挥图书馆等公共空间的效能日益成为令人关注的热点 。
以上所说的西方图书馆的公共化、机能综合化的现象 , 仅仅是一种“时尚”?还是带有趋势性的社会现象呢?目前还无法下确切结论 。 但笔者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很大 。 首先是图书馆的服务人群越来越广泛 , 已经不再局限于专业研究人员 。 这意味着许多读者是在“正常上下班”之外的时间段来图书馆 , 这样一来 , 图书馆就必须充实包括餐饮在内的其他服务性功能 。 再有就是由于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 , 在时间利用方面注重“一举多得”也是现代社会人群的明显特征 。
更为重要的是 , 无论再怎样信息化 , 人与人的直接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 也是一个社会健全、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 。 曾经 , 教堂、寺庙、宗祠等是这种交流的主要场所 。 但随着宗教意识的逐渐淡薄以及人与人交往在维度上日益跨区域、跨文化传统 , 作为信息和良知载体的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正在成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场所 。 这可能是图书馆为代表的文化设施日益公共化、设施日益综合化的最重要“推手” 。
【「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中外图书馆的演变】《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23日 13版)
推荐阅读
- 俊哥的动漫世界|爱奇艺超前点播被判违法,一人之下和星辰变超前点播怎么说?
- “你是不会打字吗?非要发语音?”
- 特朗普电话会议录音曝光:我们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感谢一个国家
- 美国最大命门,全世界都心知肚明,碰过的国家凄惨
- 美国种族歧视为何如此严重呢?
- 红楼梦已完
- 为何说美国并没有那么强大呢?
- 欧洲为何无法统一呢?
- 弗洛伊德之死引全美骚乱 特朗普:已成全世界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