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援鄂医疗队凭借“硬核医术”交出“学霸级”完美答卷

有担当 , 更有“硬核医术”
青岛市援鄂医疗队交出“学霸级”完美答卷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从1月25日青岛第一位援鄂医生、青大附院院感科专家秦文奔赴武汉 , 到3月31日264人的“大部队”平安返青 , 全市五批援鄂医疗队在湖北前线共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082人 , 其中重症危重症453人 。在阻击疫情第一线 , 青岛援鄂医护人员用高超的医术、精细的护理、高效的管理交出了一份“学霸级”的完美答卷 。
仅用20秒 , 完成微创气管切开术的套管置入
在疫情一线 , 许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高龄危重患者考验着医疗队的诊疗能力 , 青大附院援鄂医疗队“艺高人胆大” , 在武汉曾成功完成一例接管病区高龄患者微创气管切开术 , 彰显了我市的医疗技术实力 。据了解 , 此次手术中所有有创操作仅用时1分30秒 , 而从停呼吸机、开放气道到完成套管置入 , 仅用时20秒 , 患者的氧饱和度和生命体征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
接受手术的是一名87岁的高龄患者 , 他是转入青大附院接管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病区的三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之一 , 合并脑梗死、高血压病、冠心病、房颤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 。同时该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已50天 , 病情复杂 , 短期难以达到脱机条件 。为更好地管理气道 , 控制肺炎 , 青大附院副院长、青大附院援鄂医疗队队长牛海涛与专家组成员讨论后做出的决定 , 为患者行气管切开术 。
##青岛市援鄂医疗队凭借“硬核医术”交出“学霸级”完美答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据牛海涛介绍 , 气管切开时患者的气道与外界直接相通 , 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慎就会产生大量气溶胶和飞沫喷溅造成手术者感染 ,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对病人进行深度镇痛镇静 , 并在打开气道时暂停呼吸机供气 。
“这些操作的风险巨大 , 对技术要求极高 , 因为一旦管路脱出或操作时间长 , 就会造成病人的严重缺氧甚至死亡 。我们医护人员穿戴着重重防护器具 , 手感和视觉都变得模糊 , 让平时简单的操作都变得极其困难 , 肯定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牛海涛说 , 为了保证手术过程万无一失 , 他牵头成立微创气管手术小组 , 前一天晚上他们反复演练 , 推敲每一个细节 , 以保证手术顺利 。
开始手术时 , 安静的空气中只能听到正压面罩咝咝的充气声 , 定位、切皮、穿刺、置管、进导丝一系列操作过程按部就班 。“停呼吸机!”随着指令 , 队员高祀龙迅速按下待机键 , 大家也紧张地屏住呼吸 , 队员方巍扩张开气道 , 牛海涛马上延导丝放入气管套管 , 退出内芯后 , 高祀龙迅速接上呼吸机管路 , 按下通气健 。“波形正常、氧饱和度稳定 , 成了!”
据牛海涛介绍 , 经过52天的日夜奋战 , 青大附院援鄂医疗队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97人 , 其中重症80人、危重症17人、治愈出院82人 , 累计开展核酸检测305人次 。医疗队5位麻醉科医师参与院区气管插管51例 , 占光谷院区全院插管的77% 。
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 避免“万不得已”
“没有突然变化的病情 , 只有病情变化被突然发现 。早一分钟发现 , 就可以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 降低治疗手段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以新冠肺炎救治为例 , 直到万不得已我们才选择为患者进行插管 。而我们的工作 , 就是通过前期治疗尽量避免这种万不得已 。”
青岛第五批援鄂医疗队二队队长李永春教授 , 在武汉战斗的50多天里 , 就是带领团队不断地在跟病魔“斗智斗勇” , 不断地在避免“万不得已” 。
##青岛市援鄂医疗队凭借“硬核医术”交出“学霸级”完美答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病房累计收治病人数、收治病人重症率、治愈出院率都高于全院的平均水平 。我们没有窍门 , 只有一个制胜法宝——一人一策 , 精准管理 , 精准救治 。”李永春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