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莫言:这本书太迷人,仿佛就像身边的朋友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莫言:这本书太迷人 , 仿佛就像身边的朋友
灼见:莫言:这本书太迷人,仿佛就像身边的朋友
本文插图

麦家出书 , 书名《人生海海》 。
这书名有点怪 , 但很别致 , 猜可能是某地方言——实为闽南话 。 连读两遍 , 掩卷沉思 , 心绪纷纭 , 整理如下:
01
这本书 , 麦家写得很用心、花力气 , 十八般武艺都施展出来 。
看得我兴奋 , 既热闹好看、眼花缭乱的 , 也暗藏机关门道 。 就是说 , 这本书保留着他小说一贯的奇崛冷峻的风格 。
阅读过程如登险峰 , 看似无路处 , 总会有曲径通幽 , 萦绕盘旋至最高处 , 然后放眼回看 , 所有奇境 , 尽收眼底 。 险处求胜是要功夫的 , 功夫不到家 , 一脚踩空 , 一个跟头飞将出去 , 涉险成寻死 。
麦家一路试险 , 一再身临绝境 , 叫人替他惊险 , 终是有惊无险 , 叫人佩服他的武艺 。
02
【灼见:莫言:这本书太迷人,仿佛就像身边的朋友】这本书 , 麦家把家底子都抖擞出来了 。
我读过他的那几部名扬四海的小说(《解密》《暗算》《风声》) , 熟知他的路数 , 因为同在一个系统工作过 , 也熟知他讲述的故事的素材和原型 。
他的风格不是写实的 , 而是传奇的 。 他故事中的人物生活在他营造的“江湖”环境里 。 他的“江湖”与金庸武侠小说的“江湖”是同质的 , 但更加神秘莫测 , 更加具有奇幻之美 。
人们总是对天才人物充满敬畏 , 总是更愿意了解天才们的悲剧和喜剧 , 这也是麦家的小说能吸引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 。 但这本书 , 麦家和过去作别 , 回到童年 , 去了故乡 , 那个生他养他的村庄 。
小说一开篇 , 不厌其烦地对村子的地形地貌的描写 , 仿佛拉开了一部长篇戏剧的序幕:这是古典主义作家们的看家本领 , 麦家也会 。 或许正因此 , 麦家想挑战一下自己 , 走出所谓的舒适处 , 尝试一种新题材 , 新写法 。
这是一个作家的美德 , 不要老待在安乐窝里吃老本 , 要敢跟自己叫劲 , 去闯闯新天地 , 争取多扎几个码头 。
灼见:莫言:这本书太迷人,仿佛就像身边的朋友
本文插图

03
这本书 , 充分展示了麦家的语言能力和野心 。
他惯常使用的那种优雅的叙事语言在小说的第三部里依然展显出来 , 但在大部分的篇幅里 , 第一和第二部里 , 他使用了一种具有浓郁乡土色彩的、但未经驯化的陌生化语言 。
这一点让我欣喜 , 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 因为我一直认为一个作家必须能创造一种带有他的鲜明风格的语言 , 才有资格被称为文学家 , 否则就是一个小说匠人 。
文学的艺术性虽不止于语言 , 但必始于语言 , 语言是照亮小说的第一束光 , 如摄影离不开光 , 大白话如大白天 , 是拍不出艺术照的 。
04
这本书 , 当然也显示了麦家塑造人物的功力 。
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 , 如上校、爷爷、父亲、老保长、小瞎子等 , 各有自己的声口 , 各有自己的秉性 , 什么人说什么话 , 什么情做什么事 , 性格鲜明 , 情理自洽 。
他们都在做着一些似乎是匪夷所思的事 , 但剥尽故事的层层笋皮后 , 又感到他们的看似怪异的行为是合乎性格 , 也合乎情节 , 是经得起推敲的 。
小说有虚构的特权 , 可以打胡乱说 , 但必须自圆其说 , 你设计的人物要有血肉 , 有来回 , 通情理 , 你拉开的链子自己拉得拢不算 , 必须要让人家拉得拢 。
05
这本书 , 充分展示了麦家讲故事的技巧 , 或者是结构小说的能力 。
它使用的是最受局限的第一人称视角 , 一切都须亲见、亲闻、亲历 , 对于这样一个诡谲的故事 , 涉及到一个神秘传奇人物数十年天南海北、云龙雾虎般的经历与传说 , 这种视角有许多几乎无法解决的死角 , 但这些死角都一一被强光照亮 , 细微毕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