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金宇澄:文学能保存过去,就是对社会的推动 | 十三邀( 三 )


许知远:您要在一个美瞳时代明眸善睐 。
「金宇澄」金宇澄:文学能保存过去,就是对社会的推动 | 十三邀
本文插图

文学就是保存过去的生活
许知远:1976 年底刚回上海时 , 这个城市给你最鲜明的冲击是什么?
金宇澄:当时突然大家都到新华书店排队买书了 , 甚至通宵排队 。 不管是电车卖票的小姑娘 , 还是菜场卖菜的 , 都在看大部头的小说 。 这实际是文革的遗风 , 文革后期因为没东西看而产生了地下阅读 。 我书里面也写过 , 闸北区有一个大姐姐 , 当时大概三十一二岁 , 她记忆力特别好 。 那时候也没事干 , 一帮文艺小青年就跑到她家去 , 她一边打毛线 , 一边说“我昨天看的《简爱》 , 我现在跟你们讲” 。 我认为这种复述有自己创造的成分 , 她能够花三天时间讲一本书 , 挺精彩的 。
许知远:那时候你是一个会说书的人吗?
金宇澄:我倒是没有 , 但是我会听 。 我最近好像复述过一件事 , 去年我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材料 , 然后我为了这个事情 , 还特意打电话给上海档案局的一个朋友 , 要 1970 年上海某派出所的审讯笔录全文 。 看完以后 , 简直不敢相信 , 我发现 1970 年时候的人太可怜了 。 1970 年 , 在工人集中的宿舍 , 两个人有意思 , 只能写一个纸条 , 约好明天早晨 7:00 在公用厨房 , 你做你的事 , 我做我的事 , 互相看一眼 。 过去什么都没有 , 必须依靠眼神 , 依靠文字 , 依靠一个动作来使双方心领神会 。 这段材料特别珍贵 , 那个时代立刻回来了 。 这个女的说我明天要去走亲戚 , 这个男的就跟在后头 , 怕两个人一起走路 , 给工厂里的同事看见 。 差不多跟到她亲戚家 , 男的再走掉 。 在热恋阶段 , 两个人却不能有肢体接触 。 那时候没有旅馆 , 住招待所又要结婚证书 , 两人是婚外情 , 到公园 , 公园里面又有巡逻队 。 到最后 , 男的实在没办法 , 在板壁上挖了一个洞 , 男的可以把手伸过去 , 或者女的可以把手伸过来 。 女的老公长期在外面出差 , 回来就发现了 , 发现以后报派出所抓起来 。 我说我把这些材料找来 , 把名字虚掉 , 可以编一本巨著 , 这就是 1960 到 1970 年上海人的普通情感生活 。
「金宇澄」金宇澄:文学能保存过去,就是对社会的推动 | 十三邀
本文插图

许知远:因为压抑和封闭而产生的创造力 , 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其实这背后有巨大的残忍 , 但又可能构造出新的情感方式 。 您作为一个创作者怎么理解?
金宇澄:可能我是写作者 , 我看见稀罕的东西 , 就想最好能够让大家都看到 , 能有这些对照来修正我们现在的生活 。 我们要把过去这些东西保存下来 , 不要忘记过去 。 我对文学的理解很简单 , 文学就是把过去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保存下来 。 比如《金瓶梅》 , 如果没有这本书 , 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明朝那个时候的那种生活 。 文学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 , 不能直接推动社会 , 我个人觉得能够保存过去的东西就是一种推动 。

「金宇澄」金宇澄:文学能保存过去,就是对社会的推动 | 十三邀
本文插图

“游荡” , 是十三 2020 早春系列的灵感来源 。
十三“游荡”系列 , 与你预约 2020 年的好奇、幻想、冒险 , 想要和你去游荡 , 去发现 , 去忘掉已知 , 去拥抱陌生 , 向不确定性敞开 , 经历思想和情感的冒险 。
点击小程序即可购买▼▼
摄影:宗文
【「金宇澄」金宇澄:文学能保存过去,就是对社会的推动 | 十三邀】整理:孙晓琪 何珊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