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解读丨中国儒学中的勇武精神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解读丨中国儒学中的勇武精神

孔子:解读丨中国儒学中的勇武精神
本文插图

近代以降 , 国人反思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原因 , 有人归咎于儒家文化 , 以为其缺乏或限制了勇武精神 , 难于造就阳刚的国民性格、坚定的国家意志 。 其实 , 这种认知主要是由于对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缺乏全面了解 。 在当今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坚定文化自信 , 应该而且必须矫正这些认识的偏失 , 理解和发扬中国儒学中的勇武精神 。
第一 , 仁者必有勇 , “文”“武”相反相成 。
文武双全、文成武德、“文武并用 , 长久之术”、“一张一弛 , 文武之道” , 这些习语无不昭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武”两大范畴之间相反相成的密切关系 , 显示了文武并举对于修齐治平、公共治理的重要意义 。
诚如《礼记》所言:“文王以文治 , 武王以武功 , 去民之灾 , 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 ”后世意蕴丰富的“文”“武”两大概念 , 其含义的源头便脱胎自孔子所尊崇与追慕的古圣先贤——周文王与周武王 。 而孔子及儒家作为周代文明的自觉传承者 , 我们对其认识却明显地偏重于“文”的一端 。
郭沫若尝言孔子“是文士 , 关于军事也没有学过” , 冯友兰《儒家论兵》一文开篇也说:“有些人看见这个题目 , 也许就要呵呵大笑 。 他们心里想儒家是讲仁义礼乐底人 , 怎么也能谈兵?”儒家之“武”鲜为人所关注 。
事实上 , 周人以弱胜强 , 建立八百年王业 。 两周时有所谓“国之大事 , 在祀与戎”“兵者 , 国之大事”的说法 。 西周“士”阶层全为“武士” , 人人讲武 。 春秋战国之世 , 礼崩乐坏 , “德又下衰” , 国家间的战争、个人及团体间的武斗冲突愈发频仍 。 因此 , 体能素质与指挥作战的能力从未被士大夫阶层所轻忽 。 孔子受周代文化传统的影响 , 面对春秋以来的纷争动乱 , 他对“武”的关注和理解始终占据重要位置 。
齐鲁夹谷之会前 , 早早洞察齐国君臣不轨图谋的孔子向鲁定公进言 , 提出了经典的“有文事者 , 必有武备;有武事者 , 必有文备”之说 , 捍卫了国家权益与尊严 。 后来孔子“隳三都”、诛少正卯等 , 也都是其所言“仁者必有勇”的生动注解 。 历史上真实的孔子绝非仅如今天一些人想象的只是一介文弱书生 。 “子温而厉 , 威而不猛” , “望之俨然 , 即之也温 , 听其言也厉” , 他刚柔相济、文武并举 。 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孔子 。

孔子:解读丨中国儒学中的勇武精神
本文插图

第二 , “文”优于“武” , 先“文”后“武” 。
相比于具体的政治功业 , 孔子所开辟的儒家学说 , 更为久长而深刻地塑造了中华文化 。 自“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定位而言 , 儒家强调在道德理性统摄下的“文”优于“武”、先“文”后“武” , 这正是中华勇武精神的基调 。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仁”为精神核心 , 始终对人性的后天可塑性抱有乐观的期待 , 对人世的温情和道德充满信心 。 因此在“修仁德”与“修甲兵”的抉择中 , 儒家天然即持反战的立场而首择乎前者 。
而当面对现实的威胁与冲突 , 儒家也并非天真地认为批判的武器可以取代武器的批判 。 且不谈孔门以武勇而闻名的子路 , 当季康子询问冉求他的军旅之学从何而来时 , 冉求即明确回答“学之于夫子” , 可见射、御之艺与军事才能不唯孔子本人具备 , 亦是孔门之教的重要内容 。 但当卫灵公直接向孔子咨询行军布阵之策时 , 得到的回应却是“军旅之事 , 未之学也” , 并且孔子“明日遂行” , 远离了卫君 。 君子谋道不谋食 , 孔子虽具有军事才能却不愿被视作此种“人才” , 更不愿靠伤害他人的行径来谋求个人利益 。 于此 , 我们尤能鲜明得见孔子以“文”为先、以“武”为坚强后盾的人生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