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史人■清朝史话:为了改善灾后的生产条件,清朝政府会兴建哪些工程?( 三 )


庆云县的问题最为紧迫 , 因为那里不通舟楫 , "商贩罕至" , 而东光、吴桥则濒临运河 。 与其他州县不同 , 这一年秋天 , 庆云及盐山部分地区仍然颗粒无收 , 五六月时只下了很少的雨 , 而当七月下雨之后 , 为时已晚 , 干旱和虫害造成的损失已无可挽回 。 贫民开始再次外出 , 人们担心重新出现1743年初夏的情形 。
因此 , 从1744年秋到1745年春 , 又开始了新一轮救济程序——查赈、普赈、加赈、无息借贷籽种(粮食主要来自大名府) 。 这以后这些活动很可能仍在继续 , 因为1746年庆云县仍报告歉收 。 此外 , 据方观承在《赈纪》中的按语 , 在1743年—1745年间 , 庆云、盐山两县还得到了约30万石的赈粮 , 这差不多是1743—1744年间赈济量的两倍 。

搞史人■清朝史话:为了改善灾后的生产条件,清朝政府会兴建哪些工程?
本文插图

【搞史人■清朝史话:为了改善灾后的生产条件,清朝政府会兴建哪些工程?】图7:乾隆皇帝画像示意图
实际上 , 直到1746年 , 政府才决定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县的问题 。 经乾隆皇帝批准 , 该省动用大量库银 , 由官府监督 , 大兴水利 。 这些工程已众所周知 , 方观承在上述按语和他在庆云县树立的石碑上都提到了这些工程 , 这个石碑是他任直隶总督(1749年—1768年)时为纪念1743年—1746年间官府的治理活动而树立的 。
在方观承的密切关注和劝说下——1743—1744年间 , 他曾巡历这一地区 , 对这一地区相当了解——由地方官具体组织 , 进行了疏浚河道、掘井、植树等活动 。 据庆云县的碑记记载 , 共疏通了2条流经该县的河流 , 由藩库出资开凿了1250眼井 , 植树3万株 。
此外 , 因连年歉收而贫困的家庭给发牛力(烙以"官牛"记号) , 这些牛不准盗卖 , 据记共发放了546头耕牛 。 皇帝还恩准 , 永久减免庆云县十分之三的赋额 。 据说 , 在这次行动中 , 国家支出的经费 , 庆云县为1.39万两 , 庆云、盐山二县共2.19万两 。 正如《赈纪》中说的 , 这些经费比以往赈恤所花费的费用还是要节省得多 。

搞史人■清朝史话:为了改善灾后的生产条件,清朝政府会兴建哪些工程?
本文插图

图8:清朝名臣方观承铜像示意图
当然 , 很难评估这些投资的最终回报情况 。 我所引用的两篇文章都声言 , 在这个事例中 , 这些投资工程标志着两个县的转折点 。 方观承在《赈纪》按语中告诉我们 , 政府的慷慨资助对百姓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激励作用 , 自力凿井、植树、蓄畜的日益增加 , 当他写这些话的时候(1752年) , 形势依然令人乐观 。
在碑记中 , 他同样谈到 , 当他巡视水利工程到达该地区时 , 所看到的情况与从前已大不相同:"见夫邱墟焑树蔚然成荫 , 辘轳相闻 , 蹄趾交错 , 抱甕扶犁者 , 行歌陇畔 , 不复知有昔年戾荒寒之象 。 "这个石碑是应当地耆老的要求竖立的 , 他们担心后人会忘记这一新气象是怎么来的 。
他的对照性评价可能有点夸张了 。 但至少客观地说 , 用那么节省的投资会产生如此积极的结果 , 也不一定全都是不可能的 。 不管怎样 , 我们不应该低估了方观承所声称的 , 政府在指导和传播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向百姓讲解怎样解决凿井中的问题 , 怎样最有效地利用耕畜 , 怎样植树 。 新技术会以较低的追加成本生产出更多产品 , 低估了官僚以及一些专家在各个时期推动新技术方面的作用肯定是错误的 。

搞史人■清朝史话:为了改善灾后的生产条件,清朝政府会兴建哪些工程?
本文插图

图9:清朝水利改善工程示意图
但是 , 要想估测它在促进中国传统经济总体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的可能的、或实际的地位 , 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 而即使在今天 , 这也是具有一定理论意义的 。 在这里 , 我只是简单地陈述了问题 , 即:由国家上层推动的积极精神、教授和激励措施 , 是否、或在什么程度上 , 能够克服由于人口增长和技术停滞所造成的发展局限 , 每当遭遇饥荒 , 这些局限就会一再显露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