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乃诚:《元君庙仰韶墓地》的得与失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报告中 , 《元君庙仰韶墓地》也是一部经典著作 。笔者将它作为一部经典著作 , 不是因为这部发掘报告研究的该墓地布局所揭示的当时社会组织结构这方面的研究结论如何正确 , 而是中国考古学界对元君庙墓地发掘的投入以及这部发掘报告的作者在学术界的影响而使之流传 , 并且由此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
关于元君庙仰韶墓地的真实布局 , 以及所反映的当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社会组织形式与结构、人口规模与性别年龄结构等问题 , 笔者在30年前结合运用“概率分析方法”、人口学理论中的“静止人口模型”等方法与手段进行了系统研究 , 并且在20年前公布了研究成果 。本文仅是分析阐述《元君庙仰韶墓地》的研究过程及其得与失 , 以供大家对近60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史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 。
一、元君庙仰韶墓地的发掘过程与主要收获
元君庙仰韶墓地的发掘过程 , 《元君庙仰韶墓地》公布的很少 。它是配合黄河水库工程 ,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于1958年秋、冬季在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下组建华县队 , 由高明、杨建芳、张忠培带领1954级考古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发掘 , 于1959年春、夏季由李仰松、张忠培、白瑢基带领1956级、1958级考古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发掘 。发掘面积800平方米 , 揭露了元君庙废墟之下的一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墓地 , 除元君庙的一堵墙叠压部分没能发掘外 , 清理墓葬57座 , 其中7座为没有人骨的“空墓” , 清理人骨(完整或残缺的)226具 , 出土随葬品371件 , 包括陶器290件、蚌刀7件、骨镞31件、骨针5件、陶纺轮1件、骨笄13件、蚌饰8件、牙饰2件、陶球1件、石球5件、猪牙床、下颌骨、上颌骨各1具、兽牙床1具、以及4具人骨上的骨珠串 , 还有鱼骨、鸟骨等 。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于1955年秋由文化部、中国科学院合组 , 由夏鼐、安志敏兼任正、副队长 , 各省文物单位抽调40余名队员 , 分10个组 。起初的工作在三门峡水库区的陕县一带开展 , 后推广至关中、晋西南、以及甘肃刘家峡水库区及其附近黄河、洮河、大夏河流域和山丹四坝滩一带 。工作一直进行至1959年 。一批重要的遗址与墓地在这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 。其中1958年春、夏季 , 黄河水库考古队陕西分队已经开始发掘华阴横阵村遗址 , 揭露了部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大坑套多个小坑复合式多人合葬墓 。吸取横阵村墓地的发掘成果与经验 , 在元君庙墓地发掘过程中 , 注意全面揭露整个墓地 , 尽可能了解墓地布局 , 收集墓地与墓葬的全部资料信息 , 包括全部的人骨资料 , 区别一次葬与二次葬的葬俗特点与随葬品的组合情况 , 而且对人骨全部进行性别与年龄的鉴定 。这是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墓地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墓地中 , 发掘工作做得最为精细、收集的资料信息最为齐全的一处 。
二、《元君庙仰韶墓地》的编写过程与体例特点
元君庙仰韶墓地的发掘资料 , 在发掘期间就分别由参加第一、二次发掘的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1954级学生和1956级学生进行初步整理 , 写出实习报告;并由相关专业人员鉴定了全部人骨的年龄、性别 , 由颜闫进行了人骨的种族鉴定 , 由吕遵谔鉴定了兽骨 , 前两种鉴定研究成果在《元君庙仰韶墓地》中分别作为附录二、附录四公布 。在元君庙仰韶墓地发掘结束后的1959年下半年 , 在导师苏秉琦指导下 , 由张忠培对全部发掘资料进行整理 , 写出初稿 , 后于1961年、1964年和1973年进行了三次修改 , 1973年还补写了《元君庙仰韶居民的健康状况》 , 作为《元君庙仰韶墓地》附录三 。
《元君庙仰韶墓地》的编写体例 , 与20世纪50、60年代流行的中国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体例完全不同 , 还是迄今所见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报告中的唯一一例 。全书分为《前言》 , 《墓地范围、分期与布局》 , 《墓穴与葬式》 , 《随葬器物》 , 《遗址》 , 《文化性质、特征与年代》 , 《社会制度的探讨》 , 《结束语》 , 六个附录等九部分 , 以及末尾的英文提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