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一位帝师,一位权臣,两人的恩怨情仇,埋下了甲午战争失败的祸根( 二 )


翁同龢将个人私心置于朝廷利益之上的做法 , 终究被一位位高权重的王爷看穿 , 这位王爷就是咸丰皇帝的弟弟 , 慈禧的小叔子 , 后人称为“鬼子六”的恭亲王——奕忻 。
【翁同龢】一位帝师,一位权臣,两人的恩怨情仇,埋下了甲午战争失败的祸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恭亲王——奕忻
在1898年的5月 , 66岁的恭亲王病危 , 光绪皇帝在其临终前询问朝中有哪位大臣日后可堪重用 , 恭王给光绪推荐了两人 , 一为李鸿章 , 二为张之洞 。
光绪听完紧接着又问道 , 恭王以为翁师傅如何呢?恭王一听 , 忽然老泪纵横 , 撑起病弱之躯 , 一字一顿地说了一句 , “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最后恭王给了他八个字的评价:“居心叵测 , 怙势弄权 。”这八个字可就严重了 。
一个多月后 , 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开始了 , 在光绪皇帝下诏宣布变法的第五天 , 翁同龢就遭到了罢黜 , 并永不叙用 , 告老回乡了 , 而这一天正好是他69岁的生日 。此后 , 翁同龢在家赋闲了六年 , 于1904年死于家中 。
【【翁同龢】一位帝师,一位权臣,两人的恩怨情仇,埋下了甲午战争失败的祸根】上面讲了李鸿章与翁同龢的个人恩怨 , 并不是想对其中任何一人做历史评价 , 而是想通过这两人的恩怨关系 , 来让大家窥探一下晚清官场的隐性运作逻辑 , 那些在浮在表面上的政见分歧和权力斗争背后充满着个人恩怨情仇 , 这也是我们今天去理解历史中的大人物所作所为时 , 一个有趣且不容忽视的视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