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史」欧洲历史上的“蛮族”, “团体主义”让日耳曼民族势不可挡( 三 )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字眼是“别” , 也就是说我的团体和你的团体是不一样的 。 我的团体之所以错在 , 是为了应对你的团体 。
相比较而言 , 中国古代的集体主义 , 更讲究的是天下大同 , 即在集体主义之中不强调其他集体 , 这个集体是包含所有的团体的 , 集体之中的团体之间 , 也没有太多的区分 。 蔓延两千年的中国古代封建历史 , 其实就是在从“不同”走向“同”的过程 , 也就是我们说的同化 。

「海棠文史」欧洲历史上的“蛮族”, “团体主义”让日耳曼民族势不可挡
本文插图

二战时被驱赶的犹太人
直白一点 , 就是日耳曼民族的团体主义比较排外 , 而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集体主义 , 则比较包容 。
以共同对外而凝聚核心的团体主义 , 自然关系更为牢固 , 但是却容易走向极端 。 近代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 , 未尝没有日耳曼民族这种团体主义下的排外思想作祟 。 而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集体主义 , 过于包容的时候 , 难免会显得软弱 。
四、结语
团体主义 , 作为日耳曼民族最核心的特色 , 起源于上古时期共同对抗罗马人的经历 , 发展于漫长的中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争 , 并最终以近代两次世界大战中 , 以日耳曼民族为主体的德国的突出表现证明了其价值 , 可以说是深入日耳曼民族骨髓的一种文化 。
这种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 , 也不是仅仅表现在战争领域 。 事实上日耳曼民族不管是社会组织结构 , 还是日常生活之中 , 都充满着团体主义的存在 , 并一直持续至今 。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 团体主义即塑造了日耳曼民族的强大 , 也铸就了日耳曼民族的苦难 。
如今的世界已经是多民族融合 , 各种文化交相辉映 。 团体主义早已不是日耳曼民族的专属特质 , 但历史上日耳曼民族因为团体主义或成或败的故事 , 依然值得后人借鉴 。
参考文献:
《汉谟拉比法典》
《德意志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