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疫情下的思考:依然要坚守城市规划价值导向( 二 )


二、  公共交通与公共卫生
公共交通带来的便捷高效反映了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截至2019年底 , 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6亿辆 , 驾驶人突破4亿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 ,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 未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将有可能达到6.5亿 。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 , 私人小汽车的发展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 城市拥堵、尾气污染和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为了解决这些城市病 , 公交、轨道等城市公共交通成为城市政府鼓励发展的主要交通工具 , 对于降低出行成本、保障大运量人口流动和缩小贫富差距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区域之间的公共交通如高铁更是为居民远距离出行创造了良好的便利条件 , 被誉为“世界第一” , 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城市」疫情下的思考:依然要坚守城市规划价值导向】私人小汽车发达的社会并不会减少传染病传播 。众所周知 , 美国是典型的私人小汽车为主导交通工具的国家 , 公共交通的使用比例很低 。根据美国智库加图研究所的报告 , 美国50个大城市地区 , 公共交通乘坐者仅有3%  , 21%的美国家庭有三辆或以上汽车 , 只有不到9%的家庭没有一辆车 。但是 , 超高的私人小汽车拥有率并未能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速度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显示 , 2009年和2010年席卷全球的禽流感导致6080万美国人患病 , 274,304人住院 , 死亡达12469人 , 传染范围之广、死亡人数之多远超最近我国爆发的新型肺炎 。而且 , 私人小汽车的鼓励会造成另外一些问题——如空气污染、交通事故等 , 同样不利于居民的健康 。
应急状态下 , 虽然公共交通不宜作为居民出行工具 , 但是该状态下提倡的隔离应是避免任何交通工具形式的出行 , 包括私人小汽车和公共交通 。对于这次新型肺炎疫情中出现的很多无车居民没有交通工具去医院的情况 , 解决方式应是通过分级诊疗的体系 , 引导居民先到社区诊所进行初步诊断 , 一旦确诊由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去医院就诊 , 避免大量人流涌到专科或综合医院造成交叉感染 。如果“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贯彻落实的较好 , 居民可在步行范围内进行社区诊所就诊 , 购买药品、蔬菜和生活用品 , 疫情下的社会秩序将会更加有序 。此外 , 这次疫情中公共交通依然在发挥重要作用 , 如快捷、大运量的民航在运输应急物资和医疗人员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三、 开放封闭式小区与公共卫生
当前形势下 , 部分地区采取封闭村庄、封闭小区的方式起到了良好的控制疫情的作用 , 于是有人提出论断“还是封闭式小区好 , 开放小区不可取” 。这样的声音既没有认识到疫情下的封闭小区是休克式疗法 , 非常态举措 , 而且曲解了开放封闭式小区的原意 , 否定了城市居民对开放、共享的生活需求 。
开放封闭式小区是为了解决城市病和营造开放、共享的城市氛围 。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 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这一规定是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背景下提出的 , 重点针对短缺时代我国建设了大量超大社区而导致的城市交通拥堵、街道缺少活力、设施不能最大限度服务居民等城市问题 。开放封闭式小区和推广街区制住宅 , 有利于畅通道路毛细血管 , 提高城市活力 , 建设现代化开放、共享、和谐的城市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