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调研了14家在疫情中还能赚钱的公司,总结出了6条规律( 六 )





1.高扩展 。


疫情之前 , 张文中2015年创立多点至今 , 已经覆盖了29省市自治区 , 超过13000家门店 , 注册用户超过8500万 , 去年7月 , 多点联盟成立 , 短短半年 , 已有百余家商超连锁加入其中 。


多点联盟目前做的方向是商超市场联盟的业务架构 , 是一个与区域商超零售商进行技术、商品、会员、服务等层面的联盟 。 联盟的面上意思是共享 , 要在技术、商品、会员、服务等能力层面进行多方共享 。


背后的深层含义则在于协同 , 即这个生意能否做成 , 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多点与各区域零售商能否产生更深度的业务协同 , 这是多点能否成功打造平台的价值核心所在 。


而协同最终能否产生 , 则在于是否能为各区域商超零售商带来增量价值 , 只有增量产生 , 联盟、协同才会有意义 。


中国商超是一个存量市场 , 人口红利的“衰竭”、人力物业租金成本的持续上升 , 以及线上等其他渠道的分流 , 中国实体商超零售企业需要联盟、协同来消化成本上升压力 , 并强化各自的竞争能力与盈利能力 。 从存量中找增量 。


正是疫情之前就有的联盟和全国范围的合作门店 , 多点在疫情期间才能发挥其超级中台的能力 , 比如社区抗疫服务站一经推出 , 10天之内就在北京铺开1500家 。 与零售商超组建多点联盟 , 深度协同找增量 , 这就是多点的反脆弱能力 。


疫情之后 , 经过疫情洗礼的多点联盟展现其强大的可操作性和生命力 , 规模会扩大 。



2.快迭代 。



我们知道 , 多点扮演了新零售中枢的角色 。 多点并不只是一款APP , 它还有多点拼团、智能收银、智能防损、支付、营销、门店管理、数字供应链解决方案、多点商圈数字化解决方案等多种业务 , 这些业务并不是初始就有的 , 而是经过一次一次迭代沉淀下来的 。


要做一家抗周期性的企业 , 拥有自我更新和快速迭代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 这体现一家企业源源不断的活力 , 对用户来说 , 尽可能减少数字化带来的阵痛 , 更快速地享受到改造后的优化效率 。


3.可持续 。



疫情之下 , 没有完卵 。 一些规模较小的区域商超因为无法独自架构完整的供应链 , 导致闭店 。 很多小型区域商超都关门了 , 因为他们规模太小 , 无法独自架构供应链 , 但只有跟着大的供应链走 , 才会产生更多的利润 。


现在的多点也是一个供应链的服务平台 , 即集合区域商超 , 打造服务平台与上游直接对接 , 进而可以缩减中间环节 , 提升供应链效率与采购议价能力 , 从而释放利润空间 。


多点在这块的优势则在于 , 充分实践于深耕一线市场经营的物美 , 有品牌充分合作经验 , 也有基础体量优势 。 在零售端 , 多点也是能比较好理解商超企业的需求和痛点的 。


试想一下 , 如果所有的商超都能加入多点联盟 , 成为供应链的一环 , 就能维持链条的完善和健康 , 缩减成本 , 提高利润 。 这些都可以体现在多点的业绩上 。


那我们看一下多点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业绩 , 2月4日 , 多点Dmall披露数据显示 , 多点在2020年春节期间 , GMV同比增长232.2% , 新增注册用户同比猛增236.3%;2020年1月 , GMV超42亿元 , 环比去年12月增长162.2% 。


从多点Dmall披露的最新销售数据来看 , 其在春节叠加疫情双重因素的影响下 , 多点模式经受住了双重考验 。


2016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沈阳报告会上 ,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作的“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主题演讲 。 当萧条的风暴席卷而来的时候 , 领导人应该怎样来执掌经营之舵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