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两性气质差异,是社会文化构建而成,还是解剖生理差异造成的
我对于社会构建方面的认知还是比较保守的。性取向以及性别认知等方面,我主张生理决定。所谓的性别气质,即社会性别,我认为完全是社会构建的。上次看到一个人说,性别认知必定和性别气质挂钩的,意思是,如果赞同性别认知是天生的,那么就必须赞同性别气质也是天生的。他举了个例子,比如一个男孩子从小认知自己是女孩子,但是他喜欢粉红色和裙子。如果性别气质不是天生,那为什么家人把他当男孩子来教育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气质表现呢?然而按照他的逻辑,事实应该是这样的:正是因为他天生认为自己是女性,在同龄人以及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中才更多像传统女性气质靠近。家人对他的影响只会让他感到不适和烦恼。而正是整个社会环境是他让自己不断像传统女性气质靠近。不过这本来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我们对于基因,大脑的研究太贫乏了,生理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谁有说的清?很多试图证明某些观点的研究也无法脱离各种社会因素干扰。然而有人鄙视我这种带了一半的二元观点,他们主张解构一切,包括生理性别的划分。当然,我是保守的,这也是我的拙见。
■网友的回复
性别气质差异的确有生理成分,但被社会夸大了。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很多生理上的限制被打破,性别气质也越发多元化。另外,没有什么谁应该如何如何,但有时候生理上仍然存在的差异需要两性各有分工,只能说这样更有利于大家的生存。
■网友的回复
1,长话短说,都有。纠结于性别气质的形成究竟主要是先天还是后天毫无意义,因为不可能通过把个体与社会环境割裂开来抚养的方式来做实验。2,分清实然与应然的区别,是基本功课。
■网友的回复
题主可以去看一看女性学的研究著作,里面针对您的问题有非常详细的解释。从女性学的观点来看,性别分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题主上文讨论到的男女的气质区别属于社会性别。女性学是一门系统的理论,本人在此无法完整地阐述其基本原理,抱歉。
推荐阅读
- 为啥当今社会大多数男生特别宠爱女朋友甚至到了对女生下跪求原谅感觉中国男女生交往双方并不平等
- 男人怎样培养气质
-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的发展,是不是会导致两性对立,你对两性和平有啥好的看法
- 男女之间爱的本质是啥
- 通过啥方法可提升自己的个人气质(男生)
- 多大时父母催你找男女朋友
- 为咩外国华裔长相气质和大陆本土人有差异感又为咩GAY的长相气质和直男有差异感
- 男女对麻辣烫有很大的区别, 为啥多数情况下都是女生喜欢吃麻辣烫而男生非常少 是不是二者味觉上不一样
- 一个男人问女人借钱,这个男人是怎么样的心理把这个女人当啥
- 怎么样才能有内涵!有气质!时尚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