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普:技术专家竟是个“疯子”?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命烈士陵园中 , 有一位曾被战友们称作“刘疯子”的技术专家——刘德普 。他1959年从哈军工毕业后来到东风基地 ,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
『』刘德普:技术专家竟是个“疯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为原发射团副团长刘德普下达发射口令 。
作为技术专家 , 刘德普长期工作在发射试验第一线 , 亲自指挥了包括远程运载火箭、一箭三星在内的九次重大发射试验 。不只是专家 , 刘德普还曾被火箭专家们称为“英雄” 。
在一次大型火箭发射中 , 点火口令已下达 , 发现只有两个发动机点火 , 火箭发出了一声巨响 , 发射台上火光刺眼 , 浓烟滚滚 , 火箭自动紧急关机 。人们顿时想起了苏联发射现场炸毁发射台的惊人场面 , 预感一场爆炸事件即将发生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 刘德普向指挥员恳求:“我去 , 只有我去!”他第一个冲出地下室 , 奔向发射架 , 当时高大的火箭身躯还在颤抖 , 紧急关闭的发射机还在冒着余烟 , 有毒的燃料混合气体迎面扑来 , 发射台周围燃烧着火焰 , 但他顾不上这些 , 冲到第一线 , 临危不惧 , 果断地下达命令 , 采取消防安全措施 , 解除了危险 , 保住了火箭和发射阵地 。现场的人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 称他的“生命在手中” , 因为稍有不慎 , 就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当险情排除后 , 研制单位的火箭专家们握着刘德普的手说:“英雄啊 , 谢谢你!”
作为老一代的科技工作者 , 刘德普视事业如生命 , 不仅对自己要求特别高 , 对下属要求也很严 。擅长火箭发动机系统测试和火箭加注的他 , 历任发射场技术股股长、零号指挥等岗位 , 对工作精益求精 , 对生活却粗枝大叶 。有时候为了工作 , 可能会忘记生活上的一些小事 , 甚至搞出一些小笑话来 。风风火火的刘德普 , 人称“刘疯子” 。
据说这个外号源于一个梦境 。有一次 , 刘德普在睡梦当中 , 梦到发射场着火了 , 然后他就赶快救火 , 砸窗户砸门 , 闹了半天 , 后来发现是梦中的事 。之后 , “刘疯子”这个称呼就一直伴随着刘德普 , 成为甩不掉的烙印 。
与刘德普同在发射场工作的战友崔吉俊回忆道 , “他上班的时候 , 竟然穿着两只不同的袜子 , 好象有一只是他夫人的袜子 。他就是一心扑在工作上 , 对生活上的事很少考虑 。”
疯里疯气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想干的事情就一定要干 , 一个事情没干完 , 他非干完 。不行再来一次、再检查一遍 , 这样追求细致、忘我的疯狂行为 , 刘德普常常干 。
虽然长期与“五毒俱全”的火箭液体推进剂打交道 , 但刘德普依然保持着风风火火的工作作风 。不怕苦、不怕死是搭档战友对他的评价 。刘德普“不要命”的工作情景 , 搭档刘忠伟至今记忆犹新 , “上下跑带着防毒面具 , 说话别人也听不清楚 , 所以有些时候他就干脆摘掉 , 戴上面具听声比较差一点 , 所以有时为了准确 , 他就不带防毒面具 。“听声是加注岗位的一个检查动作 , 想更准确判断液体推进剂流动到哪个地方了 , 刘德普就这样“裸”着听 。
一门心思考虑工作的刘德普 , 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多个岗位的历练积累 , 一步步走到了技术部总工程师的位置 。就在快要卸任的结骨眼上 , 他突然中风 , 导致半身不遂 。
即便是生病以后 , 只要发射场有技术工作需要他 , 刘德普都不遗余力 。尤其是921工程开始论证的时候 , 刘德普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 , 对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建设提出意见 , 倾心指导年轻技术人员 。“我当时是总体室副主任 , 我还专门给他汇报过 , 他特别认真 , 有什么想法 , 会给我打电话交流 。我去看他的时候 , 他行动已经非常不方便了 , 还跟我谈过921发射场论证 , 对三垂一远的模式提出了他的指导意见 。”崔吉俊回忆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