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堂』孔学堂听书 |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杨争光:读书识趣,阅人悦己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孔学堂听书 |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杨争光:读书识趣 , 阅人悦己
将有限的时间效率最大化
杨争光从小就喜欢读书 , 但在那个年代 , 读书有很大的局限性 , 一是能够找到的优秀作品本就不多 , 二是在当时大部分人的观念中 , 农村人做农活挣工分才是正经事 , 而不是看书 。
直到上大学以后 , 他才真正享受到自由的阅读 。
他逐渐认识到 , 少年时代阅读的那些小说是多么的粗糙、卑陋 。
为了读到更多经典 , 他每天都在宿舍熄灯后到洗手间旁边 , 借着楼层里唯一的灯光开始他的阅读 。
就这样 , 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大学四年 , 积累到比过去十几年还要多几倍的阅读量 。
阅读什么样的东西是不能小觑的 , 它关乎着一个人的精神建构 。
阅读是一种人格塑造 。 把腐朽当华丽 , 把阴谋当智慧 , 最终会引导读者走向堕落 , 对整个社会都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
现在我们可读的读物太多 , 没有人有足够的时间读尽一切 , 阅读必须有所取舍 。
好的文学作品要能够滋养人心 , 最终让人找回勇气 , 重拾信念 , 以更大的热忱重新投入日常的工作与生活 。
杨争光说 , “中国的作家作品 , 我最喜欢的是《史记》和《红楼梦》 , 还有鲁迅 。 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孤峰 , 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 ”
如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 , 他塑造的阿Q、孔乙己等人物就像鲜活地存在于我们身边一样 。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他的激励之下 , 奋勇前行 , 积极进取 ,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
阅读经典 , 能够让有限的时间效率最大化 ,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
将阅读的知识系统化
【『孔学堂』孔学堂听书 |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杨争光:读书识趣,阅人悦己】当下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渐变化 , 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常态 。
一是阅读时间的碎片化 , 人们利用上下班乘车、餐前饭后的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
所以许多内容提供者尽量将内容提炼得短小精悍 , 以方便你能够在排队的3-5分钟就能够读完一篇文章 , 甚至他们会给你承诺每天五分钟学会心理学 , 一句话教你成为人际沟通高手 。
也许确实存在这样的知识 , 比如说1+1=2 , 你看一眼就能学得会 , 但这样的知识对我们来说 , 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吗?
有用的知识需要经过自己的认知能力消化掉 , 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 而不是等着背别人总结好的知识点 。
如果只停留在这种浅层次阅读不仅会破坏系统性的接纳知识 , 还会影响逻辑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 。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 , 作者提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 。
第一个层次的阅读 , 称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 , 称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 要求在很短的时间之内 , 抓出一本书的重点 , 因此也称为略读或预读 。
第三个层次的阅读 , 称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 这是一种专注的活动 , 读者会紧抓住一本书 , 直到将这本书完全消化为止 。
第四个层次的阅读 , 称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 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 , 读者需要读很多书 , 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 , 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 。
优质的阅读 , 至少要能够达到第三个层次 , 即分析阅读 。 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应该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 并能够提出系统化的问题 。
阅读是终生的事情 , 如果日常阅读中能养成组建系统知识的能力 , 融“碎片化”知识为“体系化”认识 , 那么碎片化阅读也可以成为获取知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
悦听活动推广人——杨争光
『孔学堂』孔学堂听书 |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杨争光:读书识趣,阅人悦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