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红尘」点燃“欧洲火药桶”,民族独立与同盟战争:两次巴尔干血战( 二 )


12月16日巴尔干同盟的代表和奥斯曼帝国代表在伦敦开始谈判 , 但由于双方找不到共同点 , 谈判陷入了僵局 。 1913年2月3日 , 在谈判无果后战争再次打响 , 进入了第二阶段 。
巴尔干同盟军全线出击 ,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 保加利亚军队攻克奥德林、舒克里帕沙率领城防部队投降;希腊军队于3月3日夺得了雅尼纳城堡;塞尔维亚和黑山军队经过两次战斗后贡献了斯库台 。 3月中旬 , 迫于无奈的奥斯曼帝国只能再次回到谈判桌 , 但此刻手中的筹码已经所剩无几 。
「历史红尘」点燃“欧洲火药桶”,民族独立与同盟战争:两次巴尔干血战
文章图片
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帝国战争中的士兵
在第二次的谈判中 , 不仅交战的两方存在一些问题产生分歧 , 并且巴尔干同盟内部和其他欧洲大国 , 因为复杂的利益问题也有着尖锐的矛盾 。 巴尔干同盟颞部的矛盾是如何瓜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 , 比如马其顿地区和阿尔巴尼亚的部分领土 。 奥斯曼帝国则是竭力反对黑山占领斯库台和塞尔维亚拥有亚德里亚出海口 , 奥斯曼帝国是想要控制这些地区 , 预防俄国势力的渗入 。
德国和意大利支持奥斯曼帝国 , 但俄国和应该表示理解塞尔维亚和黑山的要求 。 当然 , 所谓的理解和支持 , 不过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 。
【「历史红尘」点燃“欧洲火药桶”,民族独立与同盟战争:两次巴尔干血战】在经过长达5个月的谈判后 , 这个合约终于在伦敦签订成功 。 奥斯曼帝国宣布将米迪亚—埃诺斯一线以西的全部欧洲领土和爱琴海上的岛屿归还巴尔干同盟 。 至此 ,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伴着流血和牺牲宣告结束 。 内讧引发的同盟战争—巴尔干第二次血战
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在巴尔干战争中的失败 ,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 所以现在摆在面前的就是 , 如何瓜分奥斯曼帝国的这块“蛋糕” , 每个国家都有出力的地方 , 因此他们都想多占地盘和人口 。
战争的硝烟还没散去 , 胜利者们就开始因为瓜分马其顿问题发生了冲突:保加利亚认为马其顿的大部分军民都是保加利亚人 , 它应该占有斯科普里和萨诺尼卡等地 。 他们甚至认为在战争中保加利亚做出的贡献最大 , 牺牲最多 , 士兵的鲜血不能白流 。 而塞尔维亚所占领的地区大多在阿尔巴尼亚境内 , 但此刻的阿尔巴尼亚已经宣告独立 , 伦敦和会又反对塞尔维亚获得亚得里亚出海口 。 所以 , 塞尔维亚则要求修改和保加利亚之间的密约 , 在马其顿得到更多的“补偿” 。 希腊方面对现在获得的领土也不满足 , 更不愿从北伊庇鲁斯撤军 , 它希望在马其顿和色雷斯占领更多的土地 , 坚决反对保加利亚对港口城市萨诺尼卡及周邻地区的领土要求 。 黑山站在塞尔维亚和希腊这边 , 但它同样不想从阿尔巴尼亚北部撤军 , 企图取得新帕扎尔州 , 这样就可以和塞尔维亚接壤 。
于是 , 塞尔维亚和希腊两国又走在一起 。 1913年6月1日 , 两国秘密签订了同盟条约和军事协议 , 把矛头直指保加利亚 。 正在此时保加利亚统治集团中大保加利亚的民族主义阴魂未散 , 国王费南迪在6月16日突然下令对驻守在马其顿的塞、希军队发起袭击 。 巴尔干刚刚熄灭的战火又被重新燃起 , 这第二次巴尔干血战是因为同室操戈而发起的 , 史称“同盟战争” 。
「历史红尘」点燃“欧洲火药桶”,民族独立与同盟战争:两次巴尔干血战
文章图片
战争开始时 , 保加利亚约有50万的军队 , 塞尔维亚军队有34.8万人 , 希腊军队23万人 , 黑山军队2万人 。 接着参战的罗马尼亚军队有50万人 , 奥斯曼土耳其也有25万士兵 , 所有对立国家不仅在军事上有着优势 , 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也比保加利亚在先前做了更多的准备 。 面对保加利亚的突然袭击 , 他们做出了强烈的反击 。
希腊以5个师的兵力攻打库库什地区的保加利亚4个团的防守部队 , 在攻克库库什后 , 希腊军又越过斯特鲁米查河进入了保加利亚本土 。 从6月17日开始 , 塞尔维亚军队开始进攻马其顿境内的什蒂普和科恰尼 , 因为本土被入侵 , 保加利亚只能放弃马其顿的阵地 , 转而防守自己的本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