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那些织补龙袍的男人们——三千年言官制度简史
对于现代人来说 ,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言官制度 , 可以说是既熟悉 , 又陌生 。所谓的熟悉 , 是因为从传统曲艺到各种古装影视剧中总会有一个两个言官的形象;所谓陌生 , 是一位这一制度被人为的废绝已久 , 以至于今日大多数历史爱好者也对这个存在了三千年的制度雾里看花 , 往往语焉不详 。
因为种种原因 , 今天很多人对言官的印象那是相当糟糕——认为言官制度对暴政制约有限 , 名不副实的观点还算是客观的;更有甚者 , 祭出了“谏官制度是文官集团绑架中央权力 , 打着维持祖制的名号阻碍社会推进 , 以死阻挡彪炳自己多么无私 , 比贪官危害可大多了”云云 , 诸如此类的奇谈怪论 。
尤其是后一种言论 , 这几年的拥趸是越来越多 , 影响力也扩展到了那些虽不读书 , 但喜欢看穿越文的一批读者 。
类似观点古已有之 , 比如《红楼梦》中第三十六回 , 贾宝玉就曾经批判过“文死谏 , 武死战”的价值观:
“那些个须眉浊物 , 只知道文死谏 , 武死战……必定有昏君他方谏 , 他只顾邀名 , 猛拚一死 , 将来弃君于何地!……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 , 他念两句书汙在心里 , 若朝廷少有疵瑕 , 他就胡谈乱劝 , 只顾他邀忠烈之名 , 浊气一涌 , 即时拚死 , 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 , 那朝廷是受命于天 , 他不圣不仁 , 那天帝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 。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 , 并不知大义” 。
曹雪芹写出这段话当然不会只有字面上的意思 , 但考虑到康雍乾三朝实乃是对言官制度进行结构性破坏;对言官群体进行残酷镇压、无情打击的时代 , 那宝二爷的这一番话可就是别有弦外之音了 。
比如乾隆三十九年 , 寿张王伦之乱爆发后 , 工科给事中李漱芳就疏陈“奸民聚众滋事,为饥寒所迫” , 之后又说“近畿亦有流民扶老携幼,迁徙逃亡,有司监卢沟桥,阻不使北行”······御史给事中范宜宾也附议 , 并且奏请朝廷增设粥厂 , 以解穷困百姓的燃眉之急 。
这岂有一丁点恶意?但是却批了乾隆帝的逆鳞 。乾隆帝当即下旨 , 点名李漱芳:
“身为言官,而造作无稽之谈,为乱民饰词卸过,其心实不可问,即治以袒贼惑众之罪”!
而范宜宾因为是清初元勋范文程之后 , 隶镶黄旗汉军 , 是天子家奴 , 这么干属于吃饭砸锅 , 更是罪不可赦 , 自应严惩不贷 。
于是李、范二人都被判了流放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徐显卿《宦迹图》中的大明公卿大夫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位穿着獬豸补子常服的御史 。
言官之制始于宗周 , 据《周礼·地官》中记载 , 宗周朝廷有“保氏”一职 , 职责是"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 乃教之六艺” 。如其言属实 , 那保氏就应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言官 。虽然说《周礼》有可能是三晋之学 , 据此为证有托古之嫌 , 那《国语》中对宗周时期言官制度的记载肯定就更加真实:
“故天子听政 , 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 瞽献典 , 史献书 , 师箴 , 瞍赋 , 朦诵 , 百工谏 , 庶人传语 , 近臣尽规 , 亲戚补察 , 瞽、史教诲 , 耆艾修之 , 而后王斟酌焉” 。
也就是说 , 在周朝时曾有一个人人皆可向君上进谏的时代 , 而《左传》中“子产不毁乡校”的典故也可以作为旁证 。
在《诗经》中更以言官规谏君王的工作称为“补衮” , 也就是织补龙袍 。如此说来 , 言官就是那些织补龙袍的男人 。
至东周 , 各诸侯于邦国之内设言官以负责对国君的规劝进谏 , 齐有大谏、晋有中大夫、楚有左徒、赵有左右司过、秦有谏议大夫 , 这都是言官开始作为独立“工种”的开始 , 到了隋唐以后 , 中国的言官制度基本上发展成熟 。
推荐阅读
- 『宠物养成』“抖”来太行大峡谷的那些最美瞬间!
- 【交个朋友吧】心理学:我们要恭喜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 []清朝灭亡以后,那些宫女们去哪了?为什么很少有嫁人的?
- #希赛教育#那些让人惊悚的减肥方式还在用?学了护理才知道多可怕!
- 『抑郁症』那些偷偷躲起来哭的人,最后得了抑郁症
- 摩羯座@摩羯座: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星座生肖那些事■双鱼座2020年7-12月运势,9月一切如约而至
- 「跳槽那些事儿」傻眼!听老板的建议修车,结果车被修理成废铁,只剩下空壳……
- [娄艺潇]那些明星整容之后都这么样了?
- 「」隋朝那些事:一位公主抛弃国仇家恨,竟然两次和亲堪称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