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存活,企业须从梳理愿景开始
文章图片
“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 , 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或管理技能 , 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精神力量 。
”
撰 文
| 汪宗白
责 编
| 汪宗白
在疫情到来之前 , 早在2019年 , 一些明星公司就遭遇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
“有汇源才叫过年” , 在刚刚迈过的2019年末 , 对于著名企业家朱新礼和他的“国民饮料”汇源果汁来说 , 这个年并不好过 。 公司负债114亿元人民币 , 已停牌两年 。 公司不仅面临退市和高管集体辞职 , 朱新礼也陆续收到了多个限制消费令 。
01
愿景对于公司而言 , 就如癌细胞
一个公司的命运起点常常是这家公司的愿景 , 或者说企业家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期待 。 曾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公司担任过要职的李开复更是认为 , 对于21世纪的企业而言 , 愿景比管控更重要、信念比指标更重要、人才比战略更重要 。
比如汇源果汁就是一家没有愿景的公司 ,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被其病态愿景扼杀的公司 。 在1992年下海创业潮中 , 40岁的朱新礼辞去县里公职 , 接手一家负债千万元、停产多年的县办水果罐头厂 。 在此后的三年中 , 先是拿到来自德国的果汁订单 , 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着以7000万元中标央视新闻联播5秒广告权 , 一路成为国民品牌 。
2007年2月 , 汇源果汁登陆港交所 , 作为当年规模最大的IPO , 募资24亿港元 。 2008年 , 可口可乐开出179.2亿港元 , 以溢价接近2倍的价码收购汇源果汁未果 , 这也成了坊间认为汇源果汁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朱新礼曾经有一句名言 , “企业要当儿子养 , 当猪卖” , 结果是当“儿子”变成“猪” , 就再也变不回来了 , 匹诺曹变成了驴 , 在经历一系列教训之后 , 又变回了原样 。 然而现实永远比童话残酷 。
为了提高汇源的资产估值 , 朱新礼下了一剂猛药——大举扩产 , 暂停新品推出 , 还将经营16年的销售团队裁员三分之二 , 员工人数从9722人一年内降至4935人 , 销售人员则从3926人削减到1160人 。
然而 , “中国饮料行业遭遇洋品牌威胁”的汹汹舆论却让朱新礼始料未及 , 2009年 , 这桩并购以未通过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而搁浅 。 裁员导致渠道崩溃 , 2010年 , 汇源果汁开始出现亏损 , 股价腰斩 , 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为负 , 净利的主要来源靠政府补贴和变卖资产 。 此后 , 朱新礼做了很多努力 , 但投资者和舆论仍把朱新礼的行为解读为“养猪” 。 曾和马云一起担任《赢在中国》评委的朱新礼陷入“死亡螺旋” , 在天量违规借款和不理性投资中 , 汇源也被彻底榨干 。
某种意义上说 , 作为企业家的朱新礼被外界看衰从十年前就开始了 , 这样说尽管有些残酷 , 对比贾跃亭在风光的时候 , 讲着PPT , 唱着《野子》 , 多少人为其解囊 , 梦想靠“生态化反”成就财富梦想 。 也可以说 , 没有人相信一家没有“愿景”的公司能够做大 , 哪怕这个愿景只是一个肥皂泡 。
同样白手起家的企业家“玻璃大王”曹德旺有着和“果汁大王”相似的经历 , 却有着不一样的结局 。 前两年 , 因为在美国办厂 , 外界一阵喧哗 , 称曹德旺“跑了” , 这让曹德旺颇为不快 。 历史上曹德旺确实“跑过” , 他说:“1995年在美国投资 , 我把工厂卖给法国圣戈班 , 让它控股 。 怕别人说 , 办不好厂 , 是我在中国搞鬼 , 所以就移民到美国 。 ”然而 , 1999年 , 福耀集团与曹德旺联手 , 又出资3000万美元回购了圣戈班的股份 , 彻底脱离了圣戈班 。
推荐阅读
- #志愿者#一位“洋志愿者”眼中的社区防疫
- #志愿者#逆行中的体育志愿者
- 一位“洋志愿者”眼中的社区防疫
- 逆行中的体育志愿者
- 「」一个10岁小朋友眼中的家庭战“疫”故事
- 一个10岁小朋友眼中的家庭战“疫”故事
- 卫健委:离汉人员中的重点人群离汉前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由湖北省、武汉市统筹解决
- 别跟我提爆款,这才是爆款中的爆款
- 如何利用“随机”来控制贫富差距? 谈谈网络游戏中的概率设计
- 疫情中的世界首富变得更有钱?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