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存活,企业须从梳理愿景开始( 二 )



这家成立于1665年的玻璃巨头更因傲慢而犯下低级错误 , 承诺五年不进入中国市场 。 自此 , 掌握了核心技术的福耀集团 , 因为在中国市场没有了敌手 , 又赶上中国汽车的井喷式发展 , 一路青云直上 。 后来 , 意识到“福耀将来会是中国汽车玻璃的代名词 , 那时奥迪、通用跟我们签了长期战略合同 , 在国内形势也很好……绿卡都退回” 。

与曹德旺同为福建人的郑芝龙降清的旧事却是汇源果汁的古代版本 , 郑芝龙是明朝末期活跃于东南沿海的一名海盗 。 与别的海盗不同 , 郑芝龙救济贫苦 , 不允许手下骚扰普通百姓 。 由于明朝中后期实行“海禁” , 在海上影响力很小 , 海上实力占优的郑芝龙居然接受了明政府的诏安 。 他一边为国卖力 , 参与剿灭其余海盗 , 还协助明朝水师打败过荷兰舰队 , 一边利用官方身份开展海外贸易 , “通贩洋货 , 内客外商 , 皆用郑氏旗号” , 郑芝龙再用海上的收益去结交朝廷显贵 , 很快成为官场红人 。

1644年 , 崇祯皇帝自缢煤山 , 1645年 , 唐王朱聿键南下福建 , 被郑芝龙、郑鸿逵兄弟拥立为帝 , 史称“隆武帝” 。 郑芝龙获得了处理南明一切军事要务的大权 , 从一名海盗 , 走上人生巅峰 。 一年后 , 权倾一时的郑芝龙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 , 受满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诱惑 , 投降了清廷 。 以前连皇帝都要听他的 , 现在竟然为了一个区区闽粤总督的诱饵 , 既失去事业 , 还要背负千古骂名 。

郑成功劝止郑芝龙未果 , 于是去孔庙哭庙、焚毁儒服 , 对自己的父亲说:“若父亲一去不回 , 孩儿将来自当为父报仇 。 ”投降之后的郑芝龙被送往北京 , 授予虚爵 , 他对清廷的价值只剩下一个 , 用来招降郑成功 。 在顺治帝死后 , 清廷因屡屡招降郑成功未果 , 迁怒于郑芝龙 , 将其斩杀于菜市口 。

郑芝龙降清的背景是清军一度在福建发展迅速 , 他开始对前景悲观 , 既不愿坐以待毙 , 人到中年更不想逃亡 。

海盗出身的他在降明、降清两次选择上 , 都是出于利益的考量 。 他以东南沿海势力最大的海盗身份加盟官府 , 利用总公司的品牌和支持使得实力大增 , 而在人生巅峰时降清 , 无非就是卖公司了 。 郑芝龙见好就收的心态 , 同样也是把事业“当儿子养 , 当猪卖” 。

决定降清的郑芝龙 , 却没有能带走部队 , 只是陆续招降了几个郑氏家族成员 , 相反 , 其子郑成功从小受到过良好的儒家教育 , 因为有愿景的支撑 , 所以能够与清廷周旋数十年 , 并得以善终 。

郑芝龙心里没有的东西就是愿景(Vision) , 在现代管理语境中 , 它体现了企业家的立场和信仰 , 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头脑中的一种概念 , 是这些最高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设想 。 是对“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组织”的持久性回答和承诺 。

郑芝龙既然没有愿景 , 也就谈不上“使命” , 更无法确立“战略目标” , 德鲁克在其经典著作《愿景、使命和目标》中说:“真正决定管理成功和管理失败的 , 是管理者的愿景、专注和正直程度 。 ”

企业家有必要审视其愿景 , 错误的愿景对于公司而言 , 就如癌细胞 , 随着公司的发展 , 也逐步变得致命 。 愿景是组织领导人对组织未来的看法 , 它也是协调内部和外部资源的黏合剂 。 比如一个创业者提出其愿景是把公司做大 , 然后卖掉 , 基于这个想法 , 无论其合伙人、员工还是投资人都会对此做出回应 。

2019年底 , 优步创始人兼前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持续、密集的多次减持后 , 已经将手中的公司股票抛售一空 , 总共套现超过25亿美元 。 此举对于优步的股价造成了沉重打击 , 11月6日禁售期结束当天股价就一度跌至25.58美元的历史冰点 , 相比45美元的发行价缩水43% 。 作为投资人 , 孙正义也不得不承认:“我在投资的判断上出了问题 , 目前正在深刻地反省自己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