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前▲孩子6岁前,这几个规矩要尽早立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龄前儿童在4岁时,就能够判断出说谎是不对的。3-6岁,是孩子获得道德能力的最佳时期。父母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制定规矩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才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是令人愉悦的,还是让人嫌恶的,对孩子品德的塑造和人际关系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孩子6岁前▲孩子6岁前,这几个规矩要尽早立下
文章图片
【孩子6岁前▲孩子6岁前,这几个规矩要尽早立下】1.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
小时候,阿婆总会说: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碰,你喜欢的人家也喜欢。孩子2岁时,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物权意识很强,处于“什么都是我的”的状态。在孩子4岁左右,已经懂得分辨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这时候,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订立规矩: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基础。
2.野蛮、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小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冲突发生时,家长最好不要上前干预,孩子们有解决问题的方法,1分钟前争吵不休的两个孩子,1分钟后又会迅速和好如初。不过,家长要尽早告诉孩子:当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时,不能尖叫、抢夺、拍打、推倒对方,这种野蛮粗俗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到对方,还会失去朋友。
3.公共秩序要遵守
评价一个人:没教养,杀伤力还是很大的,不仅是对孩子人格上的否定,也顺带表明父母没有做好教育表率。在孩子6岁之前,家长就要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用餐时的基本礼仪、在外如何遵守公共秩序等,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会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来间接模仿学习到的行为。比如,如果父母遵守交通规则,从不闯红灯,遵守社会秩序,不在公共场所吵嚷喧哗,丢弃垃圾吐痰等等,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行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正如董卿所说的那样: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那样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