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养成记:在清朝,怎样才能当上知县?


『』知县养成记:在清朝,怎样才能当上知县?
文章图片
『』知县养成记:在清朝,怎样才能当上知县?
文章图片
『』知县养成记:在清朝,怎样才能当上知县?
文章图片

包龙星曾是一名候补知县(剧照)
说起知县 , 很多人会戏谑地称其为七品芝麻官 。 其实 , “芝麻”的小是相对于封建王朝庞大国家机器而言的 , 如果我们把视角聚焦在县 , 那么知县是当之无愧的“大人” 。
知县执掌一县之政 , 品轶不高但职权重大 , 县里面的所有事务他都能管 , 掌握着治下百姓的生杀予夺大权 , 百姓在知县面前都是自称“小的”、“蚁民” , 纪晓岚就曾说过:“百姓视之(知县) , 仅下天子一等耳 。 ”意思就是在老百姓的认知中 , 知县只比皇帝低一级 。
在清朝 , 不仅老百姓不敢小瞧知县 , 皇帝也不敢忽视知县的重要性 。
乾隆年间的举人谢金銮曾指出:在清朝 , 只有两种官员最重要 , 即京师的内阁大学士和京外的知县官 。 相比总督、巡抚、布政使、道台、知府等“治官之官”(负责监督官员的官) , 知县是真正的“治事之官(负责处理实际事务的官) 。 ”中央的政令能否在帝国境内得到贯彻 , 关键不在省、道、府 , 而在县的执行力度 。
清朝知县断案场景
清朝统治者一向重视知县的基层行政作用 , 雍正皇帝曾一再强调:“惟尔州县诸臣 , 具有父母斯民之责 , 其为朕立之基址 , 以固邦本焉 。 ”意思就是州县的官员 , 肩负造福百姓的重任 , 他们是皇帝立下的基石 , 是用来巩固国家根本的 ,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因此 , 清朝对知县的考察任命相当慎重和严苛 。 想成为一个“县太爷” , 必须走一套复杂的选拔程序 , 符合全部任用条件 , 才能修成正果 。
一、走正途?还是走异途?在清朝 , 想要成为一名知县 , 有两条路径 , 一是正途 , 二是异途 。
一般而言 , 正途分为“科甲出身”(进士、举人)、“学校出身”(贡生、监生)、“恩荫出身”(祖上混的好 , 朝廷给后代的优待);除了正途之外 , 其他的都是异途 , 比如捐输(花钱买官)、举荐(官员保举)、吏胥迁轶入仕(优秀的吏升级为官)等 。 比如雍正朝的名臣李卫 , 大字不识几个 , 他的第一个官职就是花钱买的(虽然不是知县 , 但道理一样) , 属于异途 。
同治七年的科举榜
清朝“选班首重科目正途” , 在选拔官员时 , 会优先考虑科举等正途出身的人 。 在清朝统治稳定时期 , 70%~80%的知县来源于进士、举人、监生 。 到了晚清 , 由于朝廷财政困难 , 地方督抚坐大 , 推荐权上升 , 所以捐输和举荐的比例有所上升 。 但不论如何 , 进士和举人始终是主力军 , 二者占知县来源的60%以上 。
如果你生活在清朝 , 既没有钱捐输买官 , 也没有祖上的光可以沾 , 想要成为一名知县 , 几乎只有读书科举这一条道 。 如果想先干小吏 , 然后等待升官 , 或者想指望某位大佬保举做官 , 趁早打消念头 , 这需要非常的运气和努力 , 有这样运气和精力 , 还不如去读书 。
二、学历只是门票读书考取举人、进士 , 只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 , 不一定能做知县 。
如果你是考霸 , 一路考上了进士 , 并且名次靠后 , 那么成为知县的概率会很大 。 清朝规定 , 进士二甲前五十名 , 会分配在中央各部院 , 二甲后二十名到三甲前十名 , 会分配去做中行评博(官名) , 三甲十一名到二十名 , 分配到知州 , 三甲二十一名到七十名 , 分配到各地当推官(管司法的官) , 剩下的分配到各地当知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