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养成记:在清朝,怎样才能当上知县?( 三 )


平遥县署
掣签 , 就是抽签的意思 , 抽签分单双月班次 。 吏部铨法规定:知县双月班次 , 以十七缺为一轮 , 用进士五人 , 举人五人 , 捐纳四人 , 推升三人;单月班次 , 以十八缺为一轮 , 用丁忧服满四人 , 开复应补二人 , 捐纳四人 , 进士四人 , 举人四人 。
意思就是:双月时 , 朝廷会拿出17个知县名额 , 让5个进士、5个举人、4个纳捐人、3个推荐的人抽签 , 确定各自去哪里当知县 。 单月时 , 有18个名额 , 让4个丁忧服满的人、2个开复应补的人、4个纳捐人 , 4个进士、4个举人抽签 。
抽完签之后 , 吏部会颁发委任告敕 , 这样就可以愉快地去抽中的地方当知县了 。
五、正途知县与异途知县通过正途而来的知县 , 与通过异途而来的知县 , 虽然都是知县 , 但是受重视程度完全不一样 。
正途出身的知县 , 一般是实授 , 名至实归的知县 。 异途出身的知县 , 一般是试授(试用期) , 试用三年 , 合格才能转正(汉官捐输者 , 试俸三年 , 试停未满 , 不准转升) 。 除此之外 , 正途知县在调动和升迁方面也更具有优势 。
综上 , 知县是清政府中央政策的直接执行者 , 是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亲民之官” , 因此清王朝将其看作巩固统治的基础环节 , 清朝皇帝曾多次强调知县的重要性 , 对知县的选拔任用 , 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 知县虽小 , 但想要成为一名知县也并非易事!
【参考资料】
左平:《清代县政府研究》
赵黎黎:《清代县衙设置与运作制度研究——以内乡县衙为例》
张振国、王月:《再论清代的举人大挑制度》
完颜绍元:《天下衙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