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医脉诊入门 | 也不是很难嘛


本 期 导 读
初学脉诊之人 , 可按此步骤 , 按部就班 , 细心体会 , 诚如周学海所言:「求明脉理者 , 须先将位数形势讲的真切 , 各种脉象了然 , 不必拘于脉名」 。
讲脉学者 , 须先明脉位之有定 , 而后渐渐悟入脉位之无定 。
[中医]中医脉诊入门 | 也不是很难嘛
本文插图
中医脉诊基本原理
三焦者 , 人身三元之气也 , 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 。
[中医]中医脉诊入门 | 也不是很难嘛
本文插图
脏腑、五神藏之于内 , 经由三焦形之于外 。
歧伯曰:寸以射上焦 , 关以射中焦 , 尺以射下焦 。
《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侯所主曰:「寸主射上焦 , 出须及皮毛竞手 。 关主射中焦 , 腹及胃 。 尺主射下焦 , 少腹至足 。 」
清代医学大家周学海亦论曰:「寸、关、尺候 , 身之上中下者也 , 浮、中、沉候 , 经络脏腑之表里者也 。 此以脉之纵横之部位 , 主身之纵横之部位 。 」 三焦者 , 统领周身之气 , 而分隶于胸膈腹 , 即分配于寸关尺 。
故寸主侯上焦之脏、腑、官窍、经络、腠理及筋脉肉皮骨 , 关主侯中焦之脏、腑、经络、腠理及筋脉肉皮骨 , 尺主侯下焦之脏、腑、经络、腠理及筋脉肉皮骨 , 三关合而为一 , 主侯人身上下内外 。
[中医]中医脉诊入门 | 也不是很难嘛
本文插图
脉之三部
人之生 , 形具而神生 , 形神合一 。 形即体质 , 神即气质 , 包括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 。
脉象可反映一个人的体质和气质特点 , 周学海亦论曰:「人之禀质 , 各有不同 , 而脉应之 。 」总按可体会人之体质特点 ,
「一身之中 , 无论何处气虚 , 脉之三部皆现弱象」 。 而单按则体会在体质基础上产生的病理变化 。
关于寸口分候脏脉的根据 , 《脉诊》一书强调根据气为阳 , 血为阴的原则而定 。
认为右手偏于气旺 , 左手偏于血旺 。
肺主气 , 气旺于右 , 气为肺所统 , 故以右寸配肺 。
心主血 , 血旺于左 , 血为心所主 , 故以左寸侯心 。
脾居中洲 , 体偏左而气行于右 , 故以脾候于右关 。
肝藏血 , 其体虽右而气化作用实行于左 , 故以肝候于左关 。
肾在腰旁 , 位居最下 , 故亦候于尺 。
[中医]中医脉诊入门 | 也不是很难嘛
本文插图
[中医]中医脉诊入门 | 也不是很难嘛
本文插图
脉诊基本方法
1
脉象基本要素
脉象 , 是由脉位、脉体、脉力、脉率、脉律、脉幅、脉形七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
由于这七个要素的变动 , 因而演变出纷纭繁杂的诸多脉象 。 周学海提出以「位数形势为经 , 微兼独甚为纬」来提纲挈领 , 诊脉明理 。
位:即脉位 , 指脉之在浮、在中、在沉及脉位之在内、在外 。
数:脉之至数及脉「来去」之速度 。
形:脉管之长短曲直软硬内外 , 脉管周围组织之形态质地 , 及脉管与周围组织的形态关系 。
势:可分为生理体质 , 病理体质及心理状态、性格特点之脉势 。 「势者 , 敛舒仲缩进退起伏之有盛哀也 。 势因形显 , 敛舒成形于广狭 , 伸缩成形于长短 , 进退成形于前后 , 起伏成形于高下 , 而盛衰则贯于诸势之中以为之纲者也 。 」
2
脉诊心法
《内经》曰:「持脉有道 , 虚静为保」 。 虚 , 是医者的心要虚 。 虚乃能容 , 心虚方可积神 。 切脉时亦要心虚 , 即不可先存一丝成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