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语丝0218】老子贵德

【山语丝0218】老子贵德。【山语丝0218】老子贵德 中条山客

(话说函谷关关尹伊喜 , 连日发现道道紫光祥云不断从弘农河东岸升腾而起 , 颇感怪异 。 于是在正月二十三这天 , 健步登上关楼 , 举目东望 。 只见官道上一位老者骑头青牛 , 由东往西 , 缓缓走来 , 他的头上和身后漂浮着团团紫气 。 伊喜大喜 , 知道有贤者光临 , 急忙奔下来前去迎接 。 果然 , 来者正是“前无古人 , 后无来者”的华夏第一哲学大师老子李聃 。 伊喜将老人家安顿好后 , 问:“老人家 , 何以教我?”李聃道:拿竹简来 , 我述你刻 。 每天两个时辰 , 连续旬日 , 洋洋洒洒五千言!伊喜问:“冠以何名?”答曰:《老子》 。 ) (当前 ,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之际 。 关键时刻见精神 。 有的人偷奸耍滑 , 做表面文章 , 虚应故事;有些人捐了几个钱 , 只怕人不知道 , 到处宣扬;更多人则朴实无华 , 兢兢业业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 前者就是老子讲的“下德” , 而后者 , 就是老子赞扬的“上德” 。 笔者老朽 , 不能走向前线 , 仅代表我的读者向默默无闻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勇士们致敬!) 老子李聃在《道德经》中用比较多的篇章讨论德的问题 。 他认为“德”继之于“道” , 源之于“道” , 通之于“道” 。 道有“常道”、“可道”之分 , 德也有“上德”、“下德”之别 。 他分别介绍了“道” , “德” , “仁” , “义” , “礼”五者之间的关系 。 “道”无形无象 , 含藏而不显露 , 空虚而无迹象 , 却无所不有 , 无所不在 , 无所不为 , 无所不成 。 生育天地 , 运行日月 , 长养万物 , 却不自恃、自彰 。 此种特性应之于人 , 则为“上德” 。 “上德”和“常道”一样 , 是内在的 , 实质的、无形的、自然的 , 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 , 形式上的东西 。 因而 , 无形的“道”是大“道” , 无形的内在之“德”是“上德” 。 这种非形式的“德”似乎无“德” , 其实是真正的大“德”、“上德” 。 纯粹素朴、虚无自然、至诚不妄、无心作为者 , 乃“上德”之特性 。 反之 , 有意作为 , 故意彰示其德 , 做了好事只怕别人不知道 , 这种外在的、形式上的、故意彰示的“德” , 称为“下德” 。 “下德”者处处显示为很有“德” , 其实还算不上“德” 。 体现“常道”本性的“上德”是无为的 。 这种“无为”不是有意为之 , 而是自然的 。 此谓“上德无为 , 而无以为” 。 “下德”的有为是故意的、有心的、非自然的 。 此谓“下德为之 , 而有以为” 。 上仁:出于自然 , 不是有心有意去为“仁”者 , 谓之“上仁” 。 义:有分别 , 有果决 , 惩奸除暴 , 济困扶危 , 顺天应人 , 不循私情者谓之“义” 。 礼:长幼有序 , 男女有别 , 父慈子孝 , 恭谨良善者谓之“礼” 。 在一定程度上讲 , 礼就是秩序、规则、法律 。 “上仁”继之“上德” , 是无为的 。 “义”继之“下德” , 是有为的 。 以“礼”的科条礼教约束人 , 无人应声和履行 , 这时 , 不得不伸出胳臂用力拉拽 , 强迫人们去遵守 , 这就是下德 。 道是主体、是根本 , 德是作用、是枝末、是形式 , 仁、义、礼是主体的作用的表现形式 。 如失去了道而去讲德 , 犹如树木已经失去了根和干再求枝叶丰茂 , 岂非妄言! 道之本体贵乎敛华就实 , 守朴还淳 。 如持华去实 , 乃是愚昧的开始 。 因此 , 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要掌握本末之机、实华之要 , 还淳以复其厚 , 反朴以顾其实 , 而不炫识以求其华 。 因此 , 真正的进道修德之人应去其浅薄浮华 , 培植朴实厚道 。

【山语丝0218】老子贵德。2020年2月18日星期二 , 上阳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