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到“小汤山”一线医务人员同样需要心理援助
抗疫日记丨从汶川抗震到上海“小汤山”战疫 , 一线医务人员同样需要心理援助 原创:陈俊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Day1(2020年1月26日) 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 , 我十分清楚这次的任务与自己以往参加的医疗任务大有不同 , 是在高度危险情况下和医学领域的新病魔搏击、抗争 , 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更需要勇气、智慧和信心 。 早上8点起床 , 洗漱之后等待蔡院长和袁师傅来接我 , 内心既激动、又忐忑 。 主动报名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救治工作 , 让我这名精神科医生有了机会去帮助患者和呼吸科同事 。 回想08年 , 一份请战书如愿把自己送到了汶川抗震救灾的一线 。 这一次的主动请缨让久违的慷慨激昂又回来了 。 但是 , 既往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光有激情是不够的 , 需要有计划、有观察、有应对 。 08年在什邡时有徐勇医生一起工作 , 老大哥在让我省了不少心 , 而这次只有我一个人 。 穿越上海城区时 , 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 , 偶尔几个行人 , 也都是戴着口罩 , 行色匆匆 。 到达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后 , 我再次感到气氛十分紧张 , 这就是著名的上海版“小汤山” 。 不 , 它比小汤山更先进、更全面、服务能力更持久 , 是上海医疗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 有人问我:去那里你怕不怕被传染?我内心笃定的很 , 我相信上海医疗同道们的专业水平 。 一进入A3病房隔离区 , 在经过短暂的了解适应后我就投入了一线工作 。 首先 , 在院感科黎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穿脱隔离衣 , 这是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一环 , 半点马虎不得 。 待我穿戴整齐 , 感觉自己就像航天员一样 , 头戴帽子 , 手戴手套 , 还有口罩和防护眼镜 , 身穿防护服 , 脚穿隔离鞋外加鞋套 , 工作起来很笨重、艰苦 。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要坚持4-8小时的工作 , 我立刻体会到感染科工作人员的不易 , 尤其是那些平日里看上去弱弱的护士们 。 下午床边会诊了两个有些焦虑紧张的病患 , 在了解病史后我给予了他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一些药物;晚上在病房主任和护士长的支持下 , 辟出了一楼茶室作为医护职工的心灵减压室 , 并且用微信二维码做了宣传海报供有需要的医护人员单独联系 。 在这里我暗暗发誓:再难、再险也绝不退缩 , 一定要战胜病魔!
Day 2(2020年1月27日) 第二天 , 开始熟悉病房的工作流程了 。 早上9点交班 , 小小的医生办公室被挤得水泄不通 , 除了医生们还有护士长 。 通过值班手机与指挥中心的专家组交流 , 逐一汇报患者情况 。 我在一旁听着每个患者的情况 , 留意着哪些患者可能需要精神评估和干预 。 交班结束 , 按照专家组要求 , 今天共需要与4位患者“聊聊” 。 这是我第二次穿戴隔离衣了 , 开始渐渐熟悉 , 但是闷热的感觉是不会因为熟练而改变的 。 今天的4位患者中有一对老夫妻 , 住在同一个病室中 。 他们还算乐观 , 有些小焦虑但总体不错 。 为他们解决了手机充电的问题以后 , 他们的焦虑也随着与家人的联系而减轻 。 绝大部分患者还是符合灾难精神医学中的基本需求原则的 。 这就需要我们更耐心 , 去了解患者 , 去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 。 昨天看到的女患者今天状态明显好转 , 昨天聊过之后晚上没有吃新型安眠药也睡着了 。 今天再次看到我 , 看得出她挺高兴 。 而我 , 当然也挺有成就感的 。 今天唯一一个用药的患者是一位54岁女性 , 她由于途径武汉而染病 , 又由于女婿被传染而深深自责 。 在她的身上既有焦虑的症状 , 也有明显的抑郁 , 她有深深的自责 , 情绪的脆弱和情绪的迟钝 。 所以我给了她抗抑郁抗焦虑药物 , 这也是今天查房中唯一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 , 而其他的人都是通过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 。 查房结束 , 脱下隔离衣发现手术服已经湿透 。 今天还做了一件“大事” , 与李主任共同做一个关于医护人员持续工作状态下心理健康的调研 。 从有想法到落实 , 只有半天时间 。 这是我有史以来做的最快的调研编写 , 半夜上床前我已经能完成了病例报告表(CRF)的编制和知情同意书的编写 。 希望寻找到阻碍一线工作人员持续工作的因素 , 也能从筛查中关心同事们的心理健康 。
Day 3(2020年1月28日) 今天一早起来就认真地继续做调研 , 把昨晚熬夜做好的CRF和知情同意书都发给了外面的呼吸科医生 , 他会负责申请伦理快审手续 。 同时 , 在向李主任汇报后 , 立即着手打印调查表和知情同意书、装订、邀请同事们填写问卷 。 大家对调研非常支持配合 , 今天基本完成了30人的调研 , 甚至连2位护工阿姨我都没有放过 。 一边调研 , 一边开始了SPSS数据库搭建 。 在完成数据库后 , 还尝试输入了一份调查表格 , 并在此基础上对原CRF进行了优化 。 由于A3病房工作人员人手有限 , 下一步与李主任商议邀请新开的A1病房也参与调研 , 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一次筛查 。 今天虽然没有进病房 , 但依然忙碌 , 因为今天主战场变为了为同事们的心理健康服务 。 之前两天还比较陌生 , 没有医护人员主动找我聊天 , 而今天一下子有4位护士主动要求咨询 。 其中一位咨询的是女儿学习问题 , 但实际反映的是自身焦虑 。 另两位都是情绪焦虑 , 在此环境下也属于正常 , 在与我交流后看到他们露出了笑容 , 我更觉得我们精神科的参与是有价值的 , 是必须的 。
推荐阅读
- 「复工复产」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直击广西重大项目建设一线
- 田立萍:“有她在,我们很安心”——北京社工田立萍抗疫一线勇担当
- 「液化气第一线」液化气站有哪些避雷要求
- 『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全国海关累计投入一线卫检人员超27万人
- 『光明网』醉驾被查竟怪日子不好 欲行贿交警放其一马
- 『守夜人』直击绥芬河:夜探社区防控一线“守夜人”
- 「袁婧怡」(一线抗疫群英谱)用“心”守护卫生热线的医学生袁婧怡
- 特高压@发力“新基建”特高压建设火力全开
- #西藏自治区公安厅#【一线传真】四名女中学生离家出走,乃东警方耐心劝导助团圆
- 【平安岐山】#岐山公安一线警讯#五丈原派出所救助走失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