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PHEIC,流行病学专家预警疫情到了最关键时刻

文/薛冰 , 雲禾(浙江)科技集团 首席战略官 现在是北京时间1月31日 , 从1月23日上午10点武汉封城到现在 , 已经过去了整整8天 。 就在几个小时前 , 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2019-nCoV)召开了紧急委员会会议 , 宣布:此次疫情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 即PHEIC)——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应急机制中的最高等级 。 在WHO宣布PHEIC之际 , 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担心对疫情的控制 , 似乎更加担心的是PHEIC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 。 在全国各地 , 这两天都开始有人陆续返回工作地 , 地铁里又渐渐开始拥挤 , 小区里活动的人多了起来 , 不少人在家里实在憋的难受 , 忍不住要出来逛逛 。 笔者作为预防医学教育背景却又长期从事产业规划管理咨询的专家 , 在解读PHEIC的同时 , 更要提醒大家关注香港大学流行病学部主任唐金陵教授这两天向医学界的同行们发出的预警——现在是武汉疫情最关键的时刻!

面对PHEIC,流行病学专家预警疫情到了最关键时刻

解读1:WHO宣布PHEIC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 PHEIC是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应急机制中的最高等级 , 世卫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PHEIC , 是根据疫情扩散和发展的预测采取的重要措施 。 1月29日 , “在中国以外的 3 个国家 , 德国、日本和越南都已出现人传人的现象” 。 刚刚美国也宣布出现了人传人 。 这意味着 , 当下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存有“进一步全球传播的可能” 。 世卫组织表示 , 对中国的努力非常有信心 , 宣布PHEIC不是因为对中国没有信心 , 而是担心疫情发展到其他无力应对的国家 。 所以 , 宣布PHEIC实际上是要提醒各国都高度重视疫情控制 , 这才是对PHEIC的正确认识 。 提醒:控制疫情是发展经济的前提 PHEIC的默认期限是3个月 , 到期自动失效 , 需要重新评估 。 世卫组织也可以提前重新评估情况 , 取消或者修改相关事件的定性 。 从最近的10天来看 , 餐饮、娱乐等行业在短期内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 或者说为控制疫情做出了牺牲 。 宣布PHEIC后 , 一般认为 , 跨国旅游和国际贸易将首先受到冲击 , 然后国内经济将出现结构性的调整 , 包括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 。 世卫组织特别指出 , WHO宣布冠状病毒构成Global Health Emergency (PHEIC) 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 但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 。 疫情控制越快 , 限制就可能越少 , 取决于中国的疫情控制能否给全球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安全感 。 从新经济和新零售的角度来看 , 新的技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同于全球的市场环境或者说应用场景 , 例如中国手机支付的普及率要远高于其他国家 。 这次疫情所带来的应用场景的变化 , 可能会加快和促进包括5G和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 古语有云 , 塞翁失马 , 安知非福?WHO把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定性为PHEIC是要提醒国际社会 , 加强国际协作 , 携手尽快控制疫情 。 控制疫情之后 , 才能真正放手发展经济 。

面对PHEIC,流行病学专家预警疫情到了最关键时刻

香港大学流行病学部主任唐金陵教授 解读2:如果现在放松警惕 , 后果可能会有多严重 世卫组织宣布PHEIC之前的两天 , 香港大学流行病学部主任唐金陵教授连续发表文章提醒医学界同行 , 武汉疫情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 唐教授对过去9天新发病例增幅作了分析 , 波动在30%~65%之间 , 中位数约为50% 。 从过去9天疫情的波动趋势来看 , 疫情的拐点或下降通道还需进一步确认 , 短期内局势仍不容乐观 。 解读:也就是说 , 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疫情已经出现拐点 , 一刻不能放松 。 一旦放松警惕 , 未来一周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唐教授作了个简单的测算 , 如果按平均50%的增幅估计 , 一周内全国病人总数将会增至13万 , 两周内可增至225万 。 万一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例如大量的隐形传播者开始扩散传播) , 每天新增65% , 一周内全国病人总数将会增至26万 , 两周内可增至855万 。 唐教授的简单预测是为了强调 , 未来一周的任务可能有多关键、多艰巨!他说:“稳住了 , 从此局势可能就得到了逆转;恶化了 , 很可能就是大麻烦 。 疫情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呼吁: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和全社会的坚持是取胜的关键 新病毒特点:传播力强 , 病死率低 唐教授指出 , 从目前的统计来看 , 新型冠状病毒病死率不到3% , 远低于SARS的10%和MERS的35% , 但是传播力很强 , 远高于SARS 。 唐教授根据新病毒这两个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预防策略一:尽量待在家里 。 因为病毒传播力强 , 人们很容易被传染 , 因此在短时期内尽可能待在家里是最好的 。 唐教授指出 , 跟传播SARS的“显形”的超级传播者不同 , 如何尽早发现和隔离隐形传播者才是这次疫情防控的难点 , 也是最终胜利的关键 。 隐形传播者就是那些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又可以散播病毒的病人 , 隐性感染者、潜伏期病人、轻型病人和恢复期病人都是潜在的隐形传播者 。 这次武汉疫情中很可能存在“隐型”超级传播者 , 传播力极强 , 但人数可能不大 。 非超级隐形传播者传播力较低 , 但人数可能巨大 , 可能是这次疫情防控的重点 , 又是最难对付的传播者 。 唐教授说:“如何尽早发现和隔离隐形传播者(不论是否超级)才是未来这场战役的关键 。 ” 解读:之所以待在家里是最安全的防控措施 , 是因为我们无法识别无数的隐形传播者 。 让隐形传播者暴露出来进行隔离治疗 , 大家才能够安全 , 才能放心地走出来 。 预防策略二:感冒慎去医院 因为病死率低 , 所以不必太惊慌 , 一个没有接触史的出现感冒症状 , , 不必马上急死火燎地上医院 。 唐教授指出 , 香港的数据显示 , 在最早的451疑似病例里 , 确诊的不到2% , 98%以上都是流感或其他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 确诊者发展成重症或死亡的大约只有25% , 死亡率不到3% 。 唐教授分析 , 即使加10倍的保险系数 , 按20%的确诊率计算 , 一个出现感冒症状的人 , 如果没有接触史 , 他真正患上这个新病毒肺炎且发展成重度或死亡的机会估计不会超过5% , 就是说他真的需要去医院的概率低于5% 。 我们根据唐教授提供的数据再推算一下 , 一个没有明确接触史的怀疑自己得了感冒的人 , 最终死亡的几率不到0.06%(2%X3%) , 也就是说1万个无接触史有感冒症状的人里最多有6个人可能死亡 。 因此 , 唐教授建议没有明确接触史的一般感冒病人先待在家里 , 自行治疗和隔离 , 不用马上去医院排长队候诊 , 那样反而会增加被传染的机会 , 从疑似变成真正的病人! 唐教授同时也指出 , 在家自行隔离治疗期间 , 应严格遵守这次疫情家庭隔离的指引 , 休息治疗的同时严格注意保护好他人不被传染 , 并在病情恶化时及时求医 。 唐教授说:“我相信未来几天的情况会进一步改善 , 实际情况会比这里预测的最好的局势还要好 ,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最坏的情况 。 在这个关键时刻 , 需要合理的策略和方法 , 既不能掉以轻心 , 也不能不惜一切 。 需要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和全社会的坚持 。 ” 请把PHEIC看作是国际国内的疾病控制专家们对我们的当头棒喝 , 现在是控制疫情战役最关键的时刻 , 必须重视+坚持!决不能放松警惕! 囧途:新冠肺炎期间能否上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