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痛失互联网革命,失去30年?( 二 )
第一代计算机 成也制造 , 败也制造:途径依赖造成的认知错觉事实上 , 从1958年开始 , 日本的计算机就迈入了商业化时代 , 基于美日亲密的同盟关系 , IBM也对日本企业开放了大部分专利 , 所以日本在互联网硬件产业的发展方面还是不错的 , 在半导体研发以及整机制造方面 , 保持了对美国的紧追不舍 , 第二梯队 。 但在互联网软件方面 , 日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 一直发展缓慢 。 日本对互联网软件的不重视 , 部分原因在于美国企业强大竞争下的被迫放弃 , 但更多原因在于日本经济奇迹后路径依赖造成的认知偏差 。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日本能够在1960-1980年代创造经济奇迹 , 最核心的原因要归结于其战后的国家资本主义计划体制 , 即日本通产省或大藏省 , 通过指导银行资金倾斜于钢铁、机电、造船、汽车制造等工业制造领域 , 而让企业按照国家的计划发展 , 但企业和企业之间 , 还是自由竞争 , 也就是说 , 日本采用了计划体制和市场经济结合的灵活方式 , 与美国的纯市场竞争截然不同 。 同时 , 主导日本经济的多为垄断性财阀(三菱、住友、松下等) , 企业掌门人多为第一代创始人而非美式职业经理人 , 这使得日本企业决策不会因为激烈市场竞争和股东利润压力 , 而设定过于短时的目标 , 更原因追求长久利益;而员工终身雇佣制的传统 , 让日本员工更愿意为集体利益而战 , 纪律严明 , 协作效率高 , 不会像美国工人一样提出过高的加薪要求 , 让日本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 日本的战后经济体制和企业模式 , 让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形成了大资本、集团军作战的特色 , 也非常契合钢铁、汽车、造船、机电等这类资本密集、研发/回报周期长、大集体流水线作业的传统制造业 , 与单打独斗的美式企业竞争过程中 , 占尽了上风 。 但所谓成也制造 , 败也制造 , 正是由于日本在传统制造业上过于成功 , 对所谓的‘硬件制造’形成了路径依赖 , 日本觉得硬件制造才是核心 , 虚拟的软件、金融只是辅助 , 不足为虑 。 同时日式企业的长周期、标准化、大集体流水线作业的惯性模式 , 面对互联网软件的快速迭代、个人创造、平等共享 , 显然水土不服 。 所以日本低估了软件对于互联网革命的巨大作用 , 或者产生了本能的忽视 。 这就像蟾蜍为了快速锁定害虫 , 在进化过程中 , 只对横向运动的虫子展开攻击 , 而对竖向移动的虫子完全无视 , 蟾蜍的视觉系统只会注意到那些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 但一旦有一天 , 外界环境变化了 , 竖向运动的虫子多了 , 蟾蜍的视觉系统途就落后了 。 类比到日本经济体制和企业模式 , 面对互联网软件产业的崛起 , 他们不能够很好的适应了 。 更糟糕的是 , 形成途径依赖的日本经济体制和企业模式 , 非但本能忽视互联网软件 , 更成为日本互联网软件叫就新兴企业的强大阻力 。
日本经济黄金时代的丰田汽车 高烈度竞争产生新物种在美国互联网产业萌芽和崛起的过程中 , 几乎所有的巨头都是新兴企业:苹果成立于1976年 , 微软成立于1975年 , 谷歌成立于1998年 。 1977年 , 美国市场上的苹果、王安电脑、DEC、IBM等数十家新兴企业已经展开了个人计算机大战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 产品快速成熟和迭代 。 而日本的互联网硬件和软件市场 , 长期由富士通、日立和东芝三个财阀控制 , 政府的研发补助资金 , 也由他们获取 , 新兴小企业几乎得不到孵化 , 三家垄断企业则满足于模仿美国 , Copy to Japan 。 而一个产业想要导入市场并快速崛起 , 就需要足够的新兴企业激烈竞争 , 共同承担研发成本和劝服消费者成本 , 实现产品的技术成熟和消费者群的高增长 , 同时搭建足够的供应链和生态 。 特别是互联网软件产业 , 他几乎是重造了一个虚拟社会 , 需要大量新兴公司搭建生态服务(操作系统、杀毒、文字处理、设计、新闻门户、电商、通信...) , 这是日本少数垄断财阀绝对无法实现的 , 当时他们却霸占了政府和银行孵化互联网企业的资金 。 既然政府和银行融不到资金 , 那么日本新兴互联网企业去股市和私人金融市场融资是否可行呢? 不可行 , 因为日本新兴互联网企业遇到了最糟糕的时代 。
乔布斯和苹果LISA电脑 资本的浇灌在互联网软件产业高歌猛进的1990年代 , 正是日本广场协议后 , 日元大幅升值 , 国内利率大幅降低的时代 , 由于融资成本极其廉价 , 对外币又有升值 , 导致大量资本出海 , 满世界的买买买 , 收购地产、电影公司、高尔夫球场等非科技型资产; 留在国内的资本 , 则热衷股票和地产 , 显然那里的收益率更高 。 1987年一年 , 日本土地价格上涨23.8% , 互联网、计算机是什么鬼 , 有房子赚钱吗 , 呦西!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 , 美国早在1970年代进行的金融创新和风险投资体制:①1971年成立纳斯达克 , 专门为纽交所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和科技公司服务 , 其中就上市了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 , 1980年 , 苹果一经上市 , 就募集13亿美元巨资;②LBO杠杆收购的创新 , 让人们更愿意风险投资 , 孵化互联网这类高潜力产业... 生机勃勃的新兴公司离不开完备而自由私人融资体制 , 美国风险资本体制的建立 , 对于美国互联网产业的蓬勃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 尽管日本在先发优势、经济生态、企业模式、资本投入上不如美国 , 但相比当时的中国 , 依然好得多 , 为什么日本的互联网产业最后连中国都没赶上 。 这就要说道第五个问题 , 日本本身的文化基因排斥互联网精神 。
推荐阅读
- [夏先生]因打错一个数字而痛失30余万大奖,彩民能否要求彩票店主赔偿?
- 『夏先生』彩票店误将“29”打成“19”,彩民痛失30余万大奖,结局是......
- [老人]“没公德心”免费坐车大妈逼让座,孕妈拿出孕检报告,怒怼大妈为什么老人那么容易倚老卖老?遇到这些倚老卖老的老人要怎么做呢?
- 「鲍某明」为什么财新关于鲍某明的报道,让人心生反感
- 吉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记金牌导游、吉安市导游协会会长马虹同志
- 【福州新闻网】又痛失一位院士!我国化纤领域奠基人郁铭芳教授逝世
- 【陈陈宝贝an】“你打我,我还手”为什么不是正当防卫?
- 我不是傻傻呀@为什么现在火车上的扒手都消失了,猖狂的小偷都去哪了?
- 「法律读库」为什么不说公安或法院是刑事错案的第一责任人
- 红星新闻■快评丨海底捞为什么要为涨价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