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2019年十大立法脉络( 四 )

  更具年度特色的是为共和国七十周年华诞量身订做的两项人大决定 。 6月 , 国家立法机关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决定 , 启动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九次特赦 。 从中昭示的法安天下的制度自信、德润人心的仁政形象 , 意义深远 。 9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开会议再次作出决定 , 授予一批为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人物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 这一开创之举 , 不仅首次激活了宪法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国家制度 , 更为国家庆典注入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

  10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作出了一项事关立法权限的重要决定 , 明确国家监察委员会具有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监察法规的职权 , 并对监察法规的立法范围、制定程序、监督机制等作出了全面安排 。 由此 , 不断深化的监察体制改革和国家反腐大业 , 进一步获得了制度化行权履职的动力 。

  年底 , 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一纸决定废止收容教育制度 , 一项已经施行了二十多年的行政措施就此完成了历史使命 。 而这一收官之作 , 也为2019年丰富多彩的人大决定行列 , 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两官修法

司改成果载入法律

  回望2019年以改革为基调的立法走势 , 4月完成修改的法官法和检察官法 , 以深入法制肌理的司法改革色彩 , 创造了立意高远的修法样本 。

  早在1995年出台的法官法和检察官法 , 施行已二十多年 , 其间仅经历两次小改 。 伴随着近年来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兴起 , 以立法手段全面应对日益变迁的司法环境、日趋复杂的司法挑战 , 已迎来了最佳窗口期 。 法官法、检察官法的修法动因 , 正是因此而起 。 从2017年年底进入一审程序起 , 修法草案历经两届人大三次审议 , 始终紧随着不断走向纵深的司改步伐 , 最终谱写了护航司法改革的修法佳话 。

  从明确两官的职业伦理 , 到厘清两官的素质要求;从合理抬高遴选、任职门槛 , 到公平设计晋升、考核机制;从构筑任职回避、惩戒等监督链条 , 到创设专章形式的职业保障制度修改后的法官法和检察官法 , 将司法责任制、员额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等重大司改成果纷纷载入法律的同时 , 也为推进司法人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打造了全新的制度规范 。 其最终目标是护卫公正、高效和权威的司改方向 , 让民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

  事实上 , 伴随着近年来诸多司改措施的纷纷闯关成功 , 一个丰硕的立法收获季节早已开启 。 仅以2018年为例 , 人民陪审员法的诞生 , 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修改 , 修改刑诉法确立速裁程序和认罪认罚程序改革等等 , 共同塑造了一道确认、巩固司改成果的立法风景线 。 而2019年法官法、检察官法的修法告成则标志着 , 法制与司改同行的浩大系列工程 , 已经基本竣工 。

社区矫治

立法挽救迷途的人生

  梳理2019年的立法史记 , 极具亮色的是年底诞生的社区矫正法 。 这部新法律不仅为刑罚执行制度的重大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石 , 亦为以和谐、稳定为目标的公共治理制度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追溯起来 , 我国社区矫正自2003年启动试点以来 , 已走过了16年的实践之路 , 充分验证了降低执行成本、抑制再犯罪率等改革效应 。 另一方面 , 尽管其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已引入了社区矫正制度 , 但过于原则的规定并不足以反映试点实践的经验得失 。 因而 , 以专门立法为社区矫正提供强大的法律推动力 , 已势在必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