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银】朱恒银:40多年扎根一线深耕钻探 风餐露宿寻地球宝藏( 二 )

朱恒银善于琢磨和研究 , 退休老同事徐军回忆:“有一次我们的钻杆在井底断了 , 他想出了使用弯钩的方法将钻杆扶正 , 顺利完成钻孔 。 大家同是学徒 , 但就他能想到这些点子 。 ”

上天不易 , 入地更难 。 定向钻探技术规范的推广 , 解决了表层钻探的难题 , 但如何向地球深部进军 , 进行深部地质岩心钻探 , 成为朱恒银下一个阶段的研究重点 。 2008年 , 他申报了《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研究》项目 , 一门心思研究岩心钻探设备 , 立志解决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无合适设备可用”的问题 。 最终 , 研究出来的高强度绳索取芯钻杆及系列取芯机具 , 让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有了可用机具;完整的深部地质岩心钻探工艺方法 , 也健全了深部地质钻探知识体系 。

割舍不下钻探事业 , 专业上的挑战就是创新的动力

“选了这条路 , 就要干下去 。 ”40多年钻探生涯 , 朱恒银亲眼见过带队班长被钻探机器弹出3米高;他自己也因钻探受过伤 , 在手术住院期间 , 听闻江苏泰州施工困难 , 刀口还未拆线就躺在车上和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一道从六安赶往现场;还体验过在海拔5930米的高原钻探施工现场 , 从一开始的喘不上气、说不了话 , 到自如地指导当地地质队员 , 解决钻头一下地就被永冻土冻住的难题……

如今 , 在朱恒银带头成立的安徽省探矿工程技术研究所里 , 他经常带着所里的年轻工程师一起做研究 。 80后探矿工程师王强就是其中一位 。 “朱老师工作十分严谨 , 写文章、技术报告时 , 对每个数据、每张图纸都仔细斟酌、认真校对 , 确保准确 。 ”王强感叹道 , 正是朱恒银的严谨细致和悉心指导 , 他快速成长了起来 。

【朱恒银】朱恒银:40多年扎根一线深耕钻探 风餐露宿寻地球宝藏。这些年来 , 朱恒银除了继续痴迷于钻探研究之外 , 还多了个新爱好 , 就是给研究所里的年轻人介绍对象 。 “所里新来的年轻人多 , 大多是单身 。 大家常年在野外工作 , 我不帮着张罗 , 怎么办?”

现在 , 研究所里40多个成员中 , 四五个人的终身大事都是他帮忙张罗的 。 2008年进单位的张正 , 就是其中之一 。 “我和妻子都在地矿单位上班 , 她很理解我的工作 。 ”提及朱恒银 , 张正连连称谢 , “成家后 , 我在野外作业时 , 更加安心” 。

40多年弹指一挥间 , 朱恒银一次次向地心深处发起挑战 , 坚持不懈探寻“地球宝藏”的秘密 。 在他看来 , 一项工作若是不能坚持 , 就很难把它做好 , 反之 , 将之做到极致 , 也就成了一种精神 。 “我割舍不掉钻探这项事业 , 钻探方面的挑战就是我创新的动力……”

靠的就是这股钻劲(采访人员手记)

寻宝游戏 , 是很多人小时候的最爱 。 朱恒银寻找地球宝藏的“游戏” , 却一“玩”就是40余年 。 情之所至 , 甘之如饴 。

谈起地质钻探 , 他兴致颇高 , 妙语连珠;聊起背后的辛苦 , 他淡然一笑 , 不甚在意 。 从一名普通钻探工人成长为教授级高工 , 朱恒银靠的是一颗“匠心”——面对工作 , 他细致认真 , 亲力亲为 , 不曾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懈怠;面对后辈 , 他没有私心 , 总是乐于将经验一一传授 , 手把手地教 。

跟钻探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朱恒银 , 一听说哪里可能有矿 , 就往哪里跑 。 遇到难题 , 他反而更加兴奋 。 在他看来 , 难题意味着突破与创新 , 一旦攻克 , 就能助推国家地质钻探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与发展 。

【朱恒银】朱恒银:40多年扎根一线深耕钻探 风餐露宿寻地球宝藏。工作至今 , 朱恒银在野外工作的时间已累计超过10000天 。 如此精神 , 令人动容…… 【编辑:黄钰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