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银】朱恒银:40多年扎根一线深耕钻探 风餐露宿寻地球宝藏

40多年扎根一线深耕钻探的朱恒银——

风餐露宿 探寻地球宝藏(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本报采访人员 游 仪

人物小传

朱恒银:1955年出生于安徽舒城 , 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工 。 1976年 , 朱恒银被招工到地质队 , 从此和钻探结下不解之缘 。 40多年来 , 他先后前往全国各地勘探 , 探寻“地球宝藏”;自主研发的不提钻互换钻头技术 , 在皖南页岩气勘探中 , 彻底颠覆传统 , 将取芯时间由过去30多个小时缩短到40分钟 。

“这是紧要关头 , 大家再加把劲!集中注意力!”伴随着钻头向地底深挖时发出的巨大轰鸣声 , 朱恒银带领地质钻探队员在紧张地工作……无论烈日炎炎 , 还是狂风暴雨 , 今年65岁的朱恒银 , 总是伴着一身泥浆一身油 , 常年工作在野外一线 。

1976年从学徒做起 , 当了两年工人的朱恒银又重返校园 , 到安徽省地质职工大学补足专业知识短板 。 那时 , 可选的专业较多 , 钻探工作辛苦又冷门 , 不少人曾以为他会换个热门专业 。 没想到 , 朱恒银选的仍然是探矿工程专业 , 一干就是一辈子 。

“没想过要转行 。 ”谈起地质钻探 , 平时不善言辞的朱恒银突然话多了起来 , “对我来说这已不仅仅是份工作 , 可以说 , 钻探 , 更是热爱与责任……”

一年365天 , 差不多200多天都在野外

“我们行业内有一句戏称 , 远看像讨饭的 , 近看像收破烂的 , 仔细一看是搞钻探的 。 ”长期工作在第一线 , 风餐露宿对朱恒银来说 , 是生活的常态 。 “钻机一开就不能停啊 , 三班倒 。 ”他笑着说 。

地质钻探 , 通常在荒无人烟的野外进行 。 有时住帐篷 , 两块防水帆布 , 几根帐杆 , 简易帐篷就搭好了;有时住集装箱 , 十几平方米的集装箱房内 , 住上好几个人 。

“虽说铁皮集装箱大多没空调 , 天一热 , 就像蒸笼一样 , 但与以前相比 , 现在的条件还是好太多了……”朱恒银回忆起自己刚入行那会儿 , 住过老百姓家里的牛棚 。 墙面用报纸简单糊一下 , 能挡风就成 , 地上撒点石灰 , 防止半夜虫蚁“入侵” 。 问及是否觉得辛苦 , 他坦言:“习惯了 , 也就不觉得有什么 。 ”

但40多年里 , 1/4的春节在野外工地上度过 , 未能陪伴家人 , 对他来说 , 是份遗憾 。 “一年365天 , 差不多200多天都在野外 。 有时忙起来 , 甚至全年无休 。 ”因他长期在外工作很少回家 , 家里大小事全靠妻子 。 “儿子两三岁的时候 , 有一次回家想抱他 , 他却哭了起来 , 不要我抱 。 ”谈及那时儿子对自己的陌生感 , 朱恒银有些难过和失落 。

儿子朱晓彦回忆 , “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比较模糊 , 那时不是很理解父亲的工作” , 随着慢慢长大 , 朱晓彦知道父亲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 因此由衷地感到骄傲……

推广定向钻探技术规范 , 解决表层钻探难题

1986年春节 , 鞭炮声阵阵 , 霍邱县淮河边的小房子里 , 静心写作的朱恒银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本著作——《定向钻探技术规范》 。 “1982年 , 我们开始研究小口径定向钻探 , 历时4年终于研究成功了 。 有了成果 , 就想着推广出去 , 帮助国家解决难题 。 ”

当时房子很小 , 一间卧室 , 一个厨房 , 加起来一共才十几平方米 。 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 , 朱恒银每天都在狭小的厨房里写作 。 天冷 , 要等煤球炉子烧暖和点 , 手才不至于冻僵;他就坐在矮小的木凳子上 , 在平日里吃饭的小方桌上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研究与实践的经验 。

“平常上班都在野外 , 没时间安心写作 。 趁着春节放假的那几天 , 可以好好推敲 。 ”望着这本1992年就被纳入国家行业标准的专著 , 朱恒银高兴地说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