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护航11名航天员进太空 神舟团队二十载书写骄人成绩

筑梦太空 , 问鼎九天 。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嫦娥翩然落月背、空间实验室完成服役返回……过去一年多 ,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步履铿锵、硕果累累 。 1999年11月20日清晨 , 神舟一号飞船发射 , 我国载人航天大幕徐徐开启 。 转眼20年 ,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器研制设计工作的主力军 , 神舟团队书写了一项又一项骄人成绩:将6艘载人飞船、5艘无人飞船和2个空间实验室顺利送入太空;护航11名中国航天员、14人次完成太空之旅 , 最长在轨时间达30天;实现太空出舱、交会对接、太空授课……而这支优秀的团队 , 平均年龄仅有33岁 , 他们将自己的热血青春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 , 时刻以冲锋的姿态 , 托举起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 。

——编 者

岁末年初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的大楼里 , 神舟团队的科研工作者们步履匆匆 。

去年7月 ,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任务、顺利返回 , 神舟团队又立刻投入到下一项研发任务中 。 20多年来 , 神舟团队将6艘载人飞船、2个空间实验室成功送入太空;护航多位航天员完成太空之旅;完成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等任务……这张骄人的成绩单背后 , 是科研团队长达几十年的科研攻关 。

向未知领域 , 探路!

“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每一点航天领域的科技进步 , 都是人类向着浩渺星空迈进了一步” , 年过八旬的陈祖贵老先生 , 向采访人员讲起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 往事犹如卷起的画卷 , 徐徐展开……

“圜则九重 , 孰营度之?惟兹何功 , 孰初作之?”这首诗描写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梦想 , 从那个时候开始 , 飞天梦就深埋在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

1999年 , 发生了三件大事:新中国成立50周年、澳门归回、神舟飞天 。 一时间 , 人们探索宇宙的热情被再次点燃 。 “‘神一’的意义 , 我认为比‘神五’更大 。 ”回首过往 , 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颇有感触 , 他说 , 在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航的时候 , 他却想去看看“神一”回收的地方 。

“那是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干出来的事业!”戚院士说 。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 我国就有了第一代返回式卫星——“曙光一号”的研制计划 。 “受制于计算机技术水平 , 直到上世纪80年代 ,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仍进展不大 。 我们想自主研发星载计算机芯片 , 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 , 经过不懈努力 , 终于成功了 。 ”陈祖贵说 。

硬件做了出来 , 软件编写成了难题 。 在一次星—地对接仿真实验中 , 团队发现卫星姿态数据明显异常 。 “当时没有相关软件 , 很难定位问题源 , 团队压力特别大 。 ”队员们没日没夜工作在实验室里 , 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 , 饿了就随便吃一点 。 经过反复排查 , 最终发现不是软件问题 , 而是芯片上的一个存储单元坏了 。

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 , 陈老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计算机控制卫星姿态的控制系统研制 , 掌握了卫星全姿态捕获技术、卫星应急控制器技术等 。 后来在神舟科研攻关期间 , 他们还成功研制出我国载人飞船GNC系统 , 并成功应用于9艘神舟飞船 。

1992年 ,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 “那时候 , 没有实验场地和设备 , 可谓困难重重 。 ”戚院士说 , 只有把地面试验做充分 , 才能确保成功 , 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科研基地 。

“飞船研制要用到哪些设备 , 这些设备如何研制?这个挑战一点也不比研制飞船本身小 。 ”戚院士说 , 那时候 , 航天五院边设计、边出图、边建设 , 在北京建成了采用AIT一体化设计思想建成的总装厂房、亚洲最大的真空罐和电磁兼容实验室以及振动台……

载人航天总体部总设计师杨宏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 , 一参加工作就赶上“神舟”立项 。 “起步阶段 , 我们对整个载人航天系统的认知都不到位 。 ”他记得自己曾经在一次地面检测中 , “烧”坏过4台设备 。 “因为电路设计、电源器件的研制 , 都需要在实验中一点点摸索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