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护航11名航天员进太空 神舟团队二十载书写骄人成绩( 三 )

引领高技术 , 突破!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

科研人员 , 都是幕后英雄 。 每一次成功背后 , 都是他们默默付出、接续奋斗的结果 。

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马晓兵习惯称自己为“爱找麻烦的人” 。 “做事情就要做到极致” , 这是航天人坚持的准则 , 入行15年的马晓兵感触颇深 。

2016年的一个深夜 , 值班人员发现航天员与地面的语音通信系统出了问题 。 “因为有故障预案 , 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 就是要在地面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 。 ”马晓兵回忆说 。

对此 , 团队建立了地面监测防漏洞工作机制 , 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 并形成“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团队文化 。

创新 , 是团队的另一种文化 。

“新一代航天人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 ”马晓兵介绍说 , 遇到紧急情况时 , 飞船必须在4个小时内快速返回 , 否则航天员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 这就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支持 , 在地面研制阶段 , 这些都需要考虑进去 。

比如 , 在航天器交会对接中 , 飞船会有多次变轨 , 轨迹预期经常会有偏差 。 如何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 , 减少误差的发生 , 这让马晓兵及其团队犯了难 。

“花了3年时间 , 团队利用神经网络算法 , 加入自主计算程序 , 通过提取飞船高度、飞行速度等参数 , 解决了数据误差问题 , 为航天员的救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 ”马晓兵告诉采访人员 。

“就拿天宫一号来说 , 仅用5年时间 , 就实现了大型壁板技术、控制力矩陀螺仪技术等11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 ”杨宏说 。

据了解 , 为了满足太空舱航天员生存需要 , 确保长期密封舱里的空气环境质量达标 , 团队严格控制舱内所有金属、非金属材料的使用;为了解决工作设备发热对航天员生存空间的影响 , 他们采用通风换热方法 , 利用机器热量保障舱内温度……人性化的设计 , 多学科多维度的科研探索 , 让太空舱成了航天员温暖的家 。

『航天员』护航11名航天员进太空 神舟团队二十载书写骄人成绩。“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 。 ”戚院士说 , 载人航天工程作为“863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 , 会带动各个科研领域的进步 。 “比如 , 未来空间站建成后 , 可以开展多个学科实验项目 , 将对农业、林业、医疗、新材料、环保、生物、新能源技术等领域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 这些最终都将改变人们的生活 。 ”杨宏说 。

载人航天大事记

1999年11月20日

我国自主研制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向太空进发 , 在绕地球14圈、飞行21小时后启动返回程序 , 顺利返回

2005年10月12日

费俊龙和聂海胜驾乘神舟六号进入太空 , 在太空中停留了5天

2008年9月25日

搭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成功发射 , 航天员实现出舱行走

2011年9月29日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随后 ,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