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书推介 | 《论历史教育的魅力》之主编卷首语(下)——我心中的历史教育魅力( 三 )


然而 , 历史又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学科 。 每一个历史事件 , 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饱满而丰富的 。 那里 , 有进步的号角、有血腥的杀戮、有愤懑的压迫、有不安的心跳;有对改革的迫切 , 有对反抗的渴望 , 有对生命的追求 , 有对主权的捍卫……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 , 所有的这些都是有血有肉 , 有温度有感情的 。 历史终究是人的历史 。 所以 , 历史不仅关注宏大的外部世界 , 更关注人的内部精神世界 。 它旨在思考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 引人向善 , 看重对对善恶的评判 , 在不断地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抗争中 , 为自己开拓“向善”的道路 。 虽然有时也伴随着一些黑暗 , 但总体上 , 人类是走向文明、走向“向善”的光明 。 这就是历史的人文性特征 。
但是 , 历史的人文性与科学性又是密切相关的 , 如果历史缺少了科学性 , 那么其人文性要求也必然无法达成 。 因为若对历史进行歪曲捏造 , 则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品行施加负向影响 , 无法发挥“驱人向善”的作用 。 所以 , 历史教育在有充分的人文关怀的同时 , 也必定追求科学严谨 , 要需要理性与感性兼具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 因此 , 历史教育还需要有艺术性 。 历史教育的艺术性就在于在实践中处理矛盾 , 在矛盾中获得平衡 。
有人说 , 历史教育的精髓也许在于敬畏 , 对生命的敬畏 , 对文化的敬畏 , 对先人的敬畏 , 对过去的敬畏 。 历史教育的使命就是将远在时空彼岸的历史拉近到人们身边 , 教会人们用温情与敬意看待历史 , 用虚心讨教的态度学习历史 , 懂得对自己祖先的尊重 , 懂得对全人类留下的光辉灿烂的文明的尊重 , 以此提高人们的知识素养 , 启发人的思想感悟 ,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 使其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 , 有正确价值观 , 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
但是对历史传承也不是照单全收 。 历史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 , 能够全面、综合地为人们提供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经验 , 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回顾 , 确立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价值理性 , 以矫正社会发展的失衡和人性的悖谬 。 因此 , 历史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辨别 , 进而培养对现实文化的洞察力与批判精神 , 教会其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限制 , 不受未经审查的常规和思维习惯羁绊的独立思考能力 。 因此 , 在敬畏与批判之间就需要找到一种平衡 。
同样 , 在历史的政治性与求真性之间也需要求平衡 。 在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公案 。 史学家吕思勉经过考证认为岳飞是北宋的军阀 , 割据一方 , 截断财源 。 秦桧主持议和是顺应历史发展而不是卖国 。 然而秦桧却因此而背负骂名 , 真是冤枉至极 。 此时 , 正值“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 , 舆论指责吕思勉 , 说他贬低岳飞为秦桧喊冤 , 是在替主张对日和谈的“民族败类”辩解 。 其实 , 这场冲突的实质是历史教育究竟该以什么为第一原则 。 政府认为 , 在民族危亡之际应该以传播爱国主义为先;吕思勉却主张将“求真”置于第一 。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 历史教育与政治性密切相关 。 但有时又与学术的求真是矛盾的 。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处理这对矛盾 , 就不仅需要立场 , 更需要艺术和智慧 。
此外 , 在历史教育中 , 还存在内容的系统性与学生认知特点的矛盾性 。 历史的内容浩如烟海 , 中学历史教学中所教授的历史 , 必定是经过筛选整合的历史 , 这就使得中学历史教育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 通过历史教育 , 使受教育者体会到知识的系统与历史的连贯 。 然而 , 历史教育的对象又具有认知的不成熟性、认知的阶段性和认知的差异性特征 , 需要历史教育工作者顺应历史认知学习发生的规律展开教学 , 所谓“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 这无疑对历史教育的实践提出了挑战 , 需要历史教师学习教育的艺术 , 像设计师一样 , 拿着画笔 , 运用自己的技能 , 将历史课堂勾画涂抹 。 更为重要的是 , 将历史内容和其中丰富的教育蕴含填充进自己的作品里 , 以使自己的作品富有生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