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课将纳入课后服务 扬州已进行了这些探索

【|“博物”课将纳入课后服务 扬州已进行了这些探索】|“博物”课将纳入课后服务 扬州已进行了这些探索
文章图片

历史课堂搬进博物馆
|“博物”课将纳入课后服务 扬州已进行了这些探索
文章图片

学生学习制作拓片
|“博物”课将纳入课后服务 扬州已进行了这些探索
文章图片

学生参观八怪纪念馆
日前,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 。采访人员走访发现,本市博物馆与部分中小学已提前行动,打造专属校本教材,将历史课堂搬进馆内,打造博物馆研学之旅,引领学生博“悟”世界 。
1
“博物”课将有课表
引领学生们博“悟”世界
《意见》要求,各地博物馆要坚持“展教并重”,策划适合中小学生的专题展览和教育活动;各地文物局和博物馆要会同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美术、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机融入博物馆教育内容 。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应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明确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标、体验内容、学习方式及评价办法 。
此外,《意见》还要求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并提出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鼓励小学在3点半课后时间开设校内博物馆系列课程,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并认真做好活动组织工作 。要注重利用节假日、寒暑假、休息日等时段,组织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学习 。
博物馆走进校园
2
3000多学生体验雕版印刷
在我市,博物馆课程进校园已不是新鲜事 。每周五下午,育才西区校的孩子们翘首以盼雕版印刷课,每周两节课,来自扬州博物馆的专业老师就雕版印刷的历史、操作流程等,向孩子们作深入浅出地讲解,同时,孩子们还能亲自上手,体验刷印一幅自己的雕版作品,雕版印刷课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课程之一 。
扬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全套中国雕版印刷校本课程,包含8个部分,每个部分需2个课时,旨在让学生充分认识这项古老技艺,从而更了解家乡传统文化 。
2015年以来,扬州博物馆带着这套“雕版印刷”校本课程,陆续走进维扬实验小学、育才小学西区校、运河中学以及梅岭中学京华校区,超3000名学生参与其中 。
不仅是现场课程,我市文博场所尝试将资源转至线上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博物馆处处长张静介绍,此次疫情为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按下了快进键,用互联网科技为观众带来文博游的新“玩法” 。截至目前,全市博物馆共推出线上展览13个,线上文物数字资源共享147篇,介绍文物644件 。
3
历史课搬进博物馆
学生身临其境学习更有效
“搬”进博物馆的历史课,一定十分生动有趣 。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毗邻竹西中学,学校也将历史课堂“搬”进了这里 。“初中历史课本中关于封建制度的相关知识,每次讲到这个部分,历史老师就会带学生来到这里 。通过参观和讲解,历史脉络清晰显现,让学生直观了解扬州历史上的汉代诸侯国演变 。”竹西中学校长刘岚介绍,身临其境的学习,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种体验互动式的学习,效果远比坐在教室听好得多 。
汶河小学与扬州八怪纪念馆邻近,每年该校二三年级的学生都会走进这里,听讲解员老师详细讲解扬州八怪发展的历史概况、文化内涵、精神内涵 。在一幅幅字画中,在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里,孩子们认识了扬州著名“朋友圈”里的人物,也了解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