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大学生的“内卷”:竞争还是内耗 如何不被"卷"?

最近 , “内卷”这个词火了 。
“内卷”的本意 , 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 , 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 然而 , 最近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 , 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 。
随着高校进入严字当头的时代 , 大学生“划水”也能毕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 不少大学生表示 , “内卷”的热度 , 不仅是大学生的一种自我调侃 , 也是大学生面对学业以及自我发展的众多压力的真实写照 。 如何破解“内卷” , 也是每一个大学生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 。
大学里的“内卷”有多少种操作?
说起“内卷” , 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 。
大学生们刷爆朋友圈的几张“内卷”图片是这样的:有的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 , 有的人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的书 , 有的人甚至边骑车边端着电脑写论文 。 这些图片最早在清华北大的学霸之间流传 。 之后 , “边骑车边看电脑”的“清华卷王”等热门词语登上热搜 , 相关的表情包也出现在了不少大学生的社交软件中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通过采访多位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发现 , 大学生之间的“内卷”是一个普遍现象 。
施科宇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四学生 , 她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内卷” 。 “比如说 , 任课老师对某篇论文作业的字数要求是5000字左右即可 , 但是不少人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 , 都选择写到8000到10000字 , 甚至更多 。 到最后 , 几乎每个人的作业都大大超出了老师的要求 , 而能够获得满绩的学生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 ”
“这也就意味着 , 就论文作业来说 , 字数远超要求和刚好达标的结果是类似的 , 因为大家普遍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 而每个人最终得到的收益却没有显著增加 。 ”施科宇说 。
来自北京大学某理科专业的杨凯(化名)表示 , “内卷”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中非常普遍 。
“最早 , 可能我学了一个小时 , 我的同学学了一个半小时 , 后来他比我多考一分 。 现在 , 我的同学学了5个半小时 , 我没有办法 , 学了5个小时 , 最后他还是比我多考一分 。 从结果上来看 , 什么都没变 , 但是我们都被卷入了这样的生活 。 ”杨凯说 。
王阳(化名)是北京一所985高校的学生 , 回想起大一暑假的一次作业 , 王阳仍旧很感慨:“那是我本科4年除了准备毕业设计之外最忙的一周 。 ”
当时王阳的作业是用所学知识做一份电子日历 。 作业评分标准是:学生提交的日历功能越多 , 相应地给分也会越高 , 而且获得最高分的作品将被评为满分 。 在这种情况下 , 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 , 同学们尽可能使自己的作品接近最高分 。 这也就意味着 , 只要作品还有修缮的余地 , 他们就会不断为自己的电子日历添置新功能 。
“所以 , 大家就这样一直完善自己的作业 , 一直做、一直做 , 几乎都做到了最后的交作业日期才结束 。 ”王阳说 , “而且那时候我们才大一啊!”
最近 , 复旦大学法学院的陈佳颖也不情愿地“卷”入了一场考试中 。
“我一直在犹豫是否要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 一种声音告诉我:考试与我所学的专业关系不大 , 而且是非必要的考试 , 倘若眼下着手准备 , 可能会占用较多本该用于攻克专业课的时间;另一种声音告诉我:如果通过了计算机考试 , 我就能够拿到又一项技能证明 , 这将作为颇具竞争力加分项体现在各种简历中 , 会让我在求职中比别人更有竞争力 。 ”最后 , 陈佳颖还是决定报考 , 备考工作也随即展开 。
“内卷” , 无效消耗还是竞争动力?
若剖析“内卷”背后的原因 , 离不开一个词:竞争 。
进入大学后 , 大家对于“优秀”的定义变得多样化 , 大学生们自身学业发展和未来人生规划的选择也比中学时期丰富得多 。 然而 , 每一条道路总会有更“厉害”的人存在:想做科研 , 有人发的论文更多更重要;想玩社团 , 有人的兴趣和专业水平更高;想找工作 , 有人简历上积累的证书和经历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