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只有6两礼盒重3斤 月饼何时告别噱头和过度包装( 三 )


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孙娟娟曾表示 , 这类私房月饼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其制作过程的不透明和监管缺失所致 。 由于生产的隐蔽性 , 消费者无法获知原材料的来源、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生产人员的健康状况、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是否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 不过 , 微信朋友圈的“五无”自制手工月饼 , 在缺失监管的情况下 , 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知情选择 , 都无法得到保障 。
养生保健月饼变花样
无糖月饼并非真无糖
在口味越来越丰富的月饼界 , 去年出现了一波“保健”月饼、“无糖”月饼的风潮 , 这类月饼契合了人们养生的想法 。 店家想方设法地使原来高油高糖的月饼听起来更“健康” , 推出了比如能养颜的燕窝月饼、能降三高的普洱月饼、能补中气的当归月饼等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去年对此专门发出中秋月饼消费警示 , 表示从未批准过“保健类月饼” , 这些月饼不能保证具有其所宣传的功效 , 提醒市民不要上当 。
那么今年这些“保健”月饼和“无糖”月饼还在吗?《法治日报》采访人员在多个购物平台上以“保健”月饼和“养生”月饼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 均未搜出任何产品 。 但是搜燕窝月饼、普洱月饼时 , 却弹跳出来一些产品 。 这类月饼在标题中并无“养生”“保健”等字样 , 只是带上了“燕窝”“普洱”等文字 。
《法治日报》采访人员在电商平台找了燕窝月饼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进行联系 , 客服表示她们的月饼一个约60g , 保证里面有10g的成品燕窝 , 其余成分就是制作月饼常用的面粉、油、芝麻、糖等材料 。
早在2002年 , 原卫生部就曾对保健食品的原料提出过明确要求 , 将相关物品进行了分类:第一类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 即“药食两用物品” , 如山药、红小豆、生姜、菊花、杏仁、百合、蜂蜜等 , 有100种左右 , 这些可以作为食品添加;第二类是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 , 如虫草、人参、芦荟、三七、当归、红花、西洋参等 , 不可作为食品添加物 。 像燕窝、普洱这类是属于“药食两用物品”可以加入月饼中 。 但是 , 三七、当归这类就不能添加进入月饼 。
《法治日报》采访人员在多个购物平台上搜索了当归月饼、西洋参月饼 , 均未搜到相关产品 。 不过 , 除了燕窝 , 不少商家把鲍鱼这类食材也放进了月饼中 , 打上了高端养生的标签 , 价格卖得也不便宜 。
“这些食材本身的养生功效就有争议 , 而市场上的价格又高得离谱 , 在月饼中添加肯定不会有大的占比 。 所谓养生月饼 , 其实是商家营销的噱头 。 ”在北京从事营养师工作的杨树说 , 养生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 , 就算月饼馅料中含有能补血、养颜、保健等作用的养生食材 , 但含量有限 , 加之月饼是节令性食品 , 消费者吃月饼不是长期性的 , 因此不可能借此达到养生保健之效 。
但是虽然有些月饼不再在明面上带上“保健”二字 , 却会起一个复杂又长的名字 , 将“养生”二字藏匿其中 。 比如 , 有一家店铺售卖一款“××葡萄软月健康态月饼80g×5个广式浆皮低糖中老年养生手工月饼” 。
根据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相关要求 , 如果某食品标签上声称“无糖” , 是指每100克或100毫升糖含量不能超过0.5克 。 国际通用的概念是 , 无糖食品不能加入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 , 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 。 但它必须含有相应于糖的替代物 , 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能替代蔗糖的甜味剂品种 。
同时 , 《法治日报》采访人员在电商平台搜索“无糖月饼” , 发现商家的噱头均是“不含蔗糖更健康 , 别让这个中秋留遗憾”“无糖精适合老人中老年糖尿病人”等 。
在其中一家网店 , 商家宣称无糖精糖醇 , 多口味中老年糖尿病人专用 。 在评价当中 , 不少人留言“买给糖尿病的爷爷”“爸爸血糖高 , 希望他可以吃 。 ”《法治日报》采访人员咨询客服糖尿病人是否可以食用 , 对方回复食品均为无添加蔗糖食品 , 使用不易被人体吸收消化的木糖醇等代糖做的 , 吃起来有淡淡甜味 , 糖尿病人可以食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