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 二 )


证据列举了一篇2001年3月《北京青年报》的报道 , 标题为《我国重新定义精神病标准 , 同性恋不再统划为病态》 , 报道以CCMD-3的出版为背景 , 受访专家称同性恋去病化是社会进步 。 另一资料显示 , 2018年11月 , 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普遍定期审议中 , 回应了性少数群体权利的问题 , 代表团称 , 中国一贯尊重LGBT+群体的健康权 , 并给予其平等的社会保障 。
葛昂分析 , 立案难是同性恋反歧视诉讼案的一大难点 , 包括此起诉讼也是 。 由于难以证明“恐同”图书内容与同性恋者存在侵权关系 , 便只能以产品质量作为案由 。 “如立案时就表明跟同性恋相关 , 那不被立案的风险就会变大 。 ”葛昂补充道 。
此外 , 他表示 , 法官认知也是一个难点 , 即需要法官接受同性恋相关的知识及认知 。 比如 , 在2014年的“同性恋矫正治疗维权诉讼”的判决书中 , 法官就写上了“同性恋不是病” 。
诉讼历时三年 , 西西留意到 , 在此过程中 , 越来越多人关心“恐同教材”的问题 , 并且出现了自发行动 , 包括联系编者修改、在微博曝光等 。 在新浪微博上 , “曝光恐同毒教材”的话题有1477.2万阅读及1.1万讨论参与 , 至今仍有网友及志愿者团体持续在话题上曝光“恐同教材” 。
判决书|
文章图片

网友在微博上曝光的“恐同教材” , 截图自新浪微博
大学期间 , 在诉讼之外 , 西西还曾游说出版社修改“恐同教材” 。 “游说影响到了部分出版社和编者 , 也收到了一些积极回应 , 比如很明确地表示以后不会出现类似错误 。 ”
西西向全现在出示了《变态心理学》一书主编王建平的回复 , 王建平向西西表达感谢 , 并称正在修订的新版教材中 , 会特别注意她提出的意见 。
至于是否继续提起上诉 , 西西及律师均表示 , 仍在商议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