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一个角色等宁静三年,宁静自降片酬,演完之后身价就暴涨了( 二 )


\"要有严肃的历史史料 , 做佐证做背景 , 把人物的命运轨迹和历史进展严密结合起来\"本着这条原则 , 尤小刚前期进行了相当充足的资料储备 ,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 , 都进行了认真研读 , 将之前历史感薄弱 , 言情味浓郁的剧本雕琢的更加丰富饱满 , 正如我们所言的那样 , 最大程度的遵循历史脉络 , 这才是历史剧最应该坚守的创作信条 。 看到尤小刚对待剧本这样一丝不苟 , 刘德凯最终决定由他全权负责与谋划 。
三年请到宁静 , 一眼敲定马景涛剧本在反复斟酌下最终成型 , 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选角环节 , 对于女主\"大玉儿\"的角色选定 , 尤小刚始终如一的坚持选用宁静 , 剧中的\"大玉儿\"热情奔放 , 勇敢野性 , 这部剧同时存在相当大的年龄跨度 , 从青涩懵懂的少女时代到庄重威严的中年阶段 , 在尤小刚的心目中 , 宁静的气质和实力决定是这一角色不二人选 。

邀请宁静的重任就落在了刘德凯身上 , 为了表示殷切的诚意 , 当时的刘德凯专门奔赴内地 , 与宁静约谈 , 两人此前并没有合作交集 , 细心的刘德凯为让气氛活跃轻松 , 专门和宁静约在了冰淇淋店见面 。
当时的宁静一边吃着冰激凌 , 一边快速翻看剧本 , 在大概了解到剧情纲要之后 , 宁静却开始打退堂鼓 , 原因是她觉得女主的戏份太多 , 而且每一页都是长篇大论 。 每场戏她都需要大量的说辞 , 这样的剧本对她而言有些枯燥 。 听到宁静的这番意见 , 刘德凯并没有失望沮丧 , 而是表示会进一步修改剧本 。
就这样 , 剧本前后修改了整整两年 , 而后尤小刚和宁静打电话邀约 , 电话那头的宁静猛吃一惊 , 她没有想到这部剧到现在还没有开拍 , 只是可惜当时的宁静身在美国不能回去 , 尤小刚再三斟酌下决定再等宁静一年 。

相比之下, 男员敲定就要顺利的多 , 和宁静一样 , 马景涛最初也受到了尤小刚的钦定 , 正如尤小刚所说的那样 , 最后定后的角色 , 大玉儿一定要是宁静 , 而多尔衮必须是马景涛 ,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 在此之前 , 刘德凯也已经暗暗挑中了马景涛 , 在与尤小刚导演达成一致意见后 , 刘德凯决定出手邀约马景涛 , 三人仅仅见了一面 , 事后尤小刚更加斩钉截铁的决定 , 多尔衮这个角色非马景涛莫属 。 而另一边的马景涛也对这个角色抱有很大的兴趣 , 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
细节打磨为耗资重点 , 宁静宁愿自降片酬众所周知 , 历史剧的场景塑造乃是重头戏 , 而《孝庄秘史》中需要呈现出盛京与北京两宫殿群 , 为了高度还原历史原貌 , 剧组在将近3000米的摄影棚里自行搭建 , 设计手法也极其考究 , 从宫廷剧必备的华美秀丽的亭台楼阁 , 再到惟妙惟肖的大清宫殿 , 单单是场景塑造 , 剧可谓是殚精竭虑 , 大手笔斥资 。


除此之外 , 在不少剧迷的眼中 , 《孝庄秘史》的主题配乐也是相当出彩 , 旋律选配环节是由国家一级作曲家张宏光亲自操刀 , 但是主题曲就前后翻改了三遍 , 与此同时 , 知名指挥家谭利华率领北京交响乐团的130位乐师倾力助阵 , 更请来了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三位首席乐师 , 导演尤小刚负责最后的填词环节 。


在细节之处大费周章 , 自然而然的出现经费预算短缺的尴尬局面 , 而宁静看到剧组人员如此用心良苦的进行创作 , 内心也是深受触动 , 为此自愿提出降低片酬 , 大大减轻了剧组的资金负担 , 凭借宁静的精心演绎 , 这部剧成功红破天际 , 此后宁静的知名度也大幅度蹿升 , 往后身价、片酬也是翻倍上涨 。
宁静与马景涛片场起争执在剧中 , 宁静与马景涛对手戏全程颇多 , 两位演员虽然演技扎实 , 实力雄厚 , 但性格却都属于\"爆竹型\" , 可谓是一点就着 , 再加上两人生性强势 , 在很多演戏场景上分歧颇大 , 所以在片场的两人 , 经常呈现出\"针尖对麦芒\"的态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