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评价虎扑体育( 二 )



但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有些社群,似乎找到了破局之道。
微博。以明星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大V的影响力,持续削弱平民在内容输出上的权重。同时在评论区给平民以参与机会。完成了精英与平民的UGC分层。
现状:
在内容生产上,有两个定位:1明星的朋友圈,2新媒体内容生产者的厮杀战场。
在内容接收端也有两个定位,1饭圈的红头文件指导,2普通人的今日头条。

豆瓣。因为我们只讨论社群发展,所以豆瓣的核心功能——影评,以及豆瓣阅读,同城活动等模块,不在今日的讨论范畴。我们只讨论豆瓣小组的状况。
豆瓣小组似乎强制性把自己的阶段控制在了“繁荣初期”和“繁荣中期”的阶段。它就那么不温不火的经营着,不做推广,不做导流,用户总数很一般,流动性也很一般,但它就是这么活下来了。

老实说,这些办法并不让我感到十分高明,一则微博手握海量明星资源,有其特有优势;二则豆瓣可以说是挥刀自宫,一直把自己控制在那个美好的少年期。说到底,他们对“社群”的定位,并不像贴吧,天涯,人人网等死掉的那些前辈那样,是最核心的功能。

可虎扑不一样,它作为一棵树的根基,是扎在“社群经营”上的。而面对这样一个怪圈,虎扑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
1去中心化
从一开始的设计上,虎扑就反其道而行之,其他社群在经营策略上,几乎全部都是走这样一个路线:
发掘优质内容→奖励内容生产者→生产者受到激励,再次输出优质内容
而虎扑却完全不是这样的。“关注”这一功能,在虎扑上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甚至用户的“昵称ID”,在虎扑其实也没有发挥出太大作用。
以帖子的排序为例,相比过去传统论坛,虎扑更多的在其论坛中削弱了楼主的作用,同时放大了评论者的权力。
它的每个帖子的排序机制是通过“点亮”这一功能来完成的。而这一奖励是独立且切割的,很难形成滚雪球效应。从而达到了“去中心化”的效果。
因此就虎扑而言,发帖人更多的只是起到一个话题引领的作用,随后舞台的主角,是源源不断涌来的JRS。
2平民激励
去中心化这一手,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大V的出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陷入循环的困境。
但紧接着第二个问题立马就接踵而至,既然你并不能给我带来什么,那我在你这费力气又是图了什么?
社交需求?当然,每个人都有社交需求。可要知道现如今BBS可不是什么稀缺的服务,同样的满足社交需求,网友们有着太多的选择了。
虎扑给出的奖励就是高亮。不要小看这个高亮,被认可,被人群认可带来的满足感,对普通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同时,被点亮的次数,和用户的经验等级是直接挂钩的。
说到经验,要知道这个概念在互联网社群中很容易就做水了,比如贴吧大神,20级大神了,其他网友一般就注意不到这个,看见了最多就哇一声,这位大神什么都知觉不到,意义不大。
可虎扑的经验却和各种权限紧密挂钩,想发帖你得有等级,想回帖你还得有等级,想点灭别人你更得有等级。由于其经验上涨得极其缓慢,所以在新用户刷帖的过程中,他总有一个小目标:比如我马上就可以评论了,我马上就可以发帖了,我马上就可以点灭别人了!
而真到了他可以点灭别人的时候,其八成已经是虎扑的资深用户了,此时小目标的激励作用,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3老用户参与
这个一般是通过版主和“点灭”这一功能来达成社区的管理。通过这两种手段,可以更好的发挥老用户的作用。通过这两点,对社群氛围的维护,以及社群价值观管理,都可以起到足够的作用。
4门槛设置
也就是新用户在注册后,还需要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才可以正式使用该程序。这个我也不清楚虎扑和B站究竟是谁抄的谁,但这一设置很好的起到了两个作用。
a对新用户的预培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