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风险,青少年媒介素养如何提升( 二 )


北岛和林有有的扮演者 , 他们遭遇的正是在部分青少年网民中流行的“祖安文化” 。
以随意“问候”亲人生死、无意义对骂狂欢的“祖安文化” , 正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 。 “祖安”一词源于某网游同名服务区 , 该区游戏玩家以爱说脏话、擅长骂人著称 , “祖安”逐渐演变成讲脏话骂人的代名词 , 后又依托B站等亚文化网络平台“出圈” 。 不少未成年人以“祖安男孩”“祖安女孩”自居 , 他们在社交媒体的娱乐、游戏、直播栏目 , 进行对骂、互撕 , 还寻求“创新、犀利、朗朗上口” 。
这种网络对骂还从虚拟社区倒灌进青少年的现实交往中 , 甚至被病态追捧和模仿 。 江苏南京某初中的一名学生说:“班里很多同学平时交流时都互相用脏话 , 在班级微信群里有的人也会一连发送几十条污言秽语 。 ”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我们同学都觉得没什么 , 如果不会说 , 显得我很不合群 , 说脏话说得有新意也是一种‘酷’ 。 而且我是在网上发的 , 又没有在现实中真的骂人 。 ”
青少年正陷入遭遇网络暴力和参与网络暴力的双重身份中 。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社会蓝皮书: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数据显示 , 28.89%的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暴力辱骂 , 其中 , 暴力辱骂以“网络嘲笑和讽刺”及“辱骂或者用带有侮辱性的词语”居多 。 68.48%的青少年遭遇暴力辱骂信息的场景是社交软件 , 其次是网络社区 , 比例为55.3%;而在短视频和新闻留言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分别为30.66%和30.16% 。
“新媒体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渗透性和嵌入性非常强 , 他们很难区分社交媒体中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的界限 , 对于秩序、场景、规范的认识不清 , 易引发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问题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王斌说 。
遭遇网络侵害
【面对网络风险,青少年媒介素养如何提升】除了网络暴力 , 青少年还在遭遇其他网络安全风险 。 一名初中教师反映 , 有学生曾因为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个人隐私被勒索 , 不敢告诉家长 , 只能找老师和同学帮忙解决 。 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团队联合发布的《青少年互联网平台参与风险研究报告》显示 , 青少年参与社交平台遭遇的网络违法侵害风险中 , 网络诈骗占比高达46.67% 。
青少年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极强 , 而及时便捷的社交媒体恰好为其提供了自我表达、情绪宣泄的空间 , 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如鱼得水 , 随时随地与人交流和分享个人生活 , 却容易忽视其中潜藏的安全问题 。 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显示 , 青少年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 45%的青少年在注册账号时不太关注用户协议 , 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太了解 。
“新媒介赋权青少年自主学习、表达、交往的能力 , 但是与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带来的影响相比 , 青少年对媒介及信息的认识和辨别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 , 整体来看 , 我国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亟待提升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传媒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开说 。
2.风险背后 , 这些深层原因亟待重视
青少年焦虑与数字代沟
看到青少年毫无顾忌地在网上发出一堆带着脏话的弹幕、评论、跟帖 , 很多人不禁问 , 这些青少年到底怎么了?
“很多青少年处于叛逆期 , 寻求猎奇、新鲜 , 为排解社交焦虑 , 他们积极地在社交媒体平台参与群体交往 , 容易形成小圈子的意见、情绪极化 , 引发群体谩骂、煽动对立等 。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滕乐说 。 沉迷虚拟社交 , 现实社交的缺失 , 也让当下的青少年们 , 更容易被误导 , 不自知地陷入群体意见极化 。
而很多家长对此无所适从 。 “疫情期间 , 孩子一直在上网课 , 花在手机和电脑上的时间变多了 , 但我不知道她在网上除了学习还干些什么 。 ”北京朝阳区的刘女士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