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深耕“试验田”,南通开发园区再出发( 二 )


“实行区镇分设 , 是为了让开发区回归集聚项目、集聚产业主责 , 真正打造迸发经济活力和动能的第一平台 。”南通市市长王晖介绍 , 大部分开发区原先实行“区镇(街)合一”管理体制 , 在发展之初有利于促进资源有效整合和工作统筹协调 , 但伴随开发区的成长 , 社会事务、农业农村等工作牵扯了园区大量精力 , 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 必须通过改革激发动能 。
“从申请办厂到拿到土地证 , 只用了35天!”投资近两亿元建厂 , 江苏万拓新材料负责人崔华对“海安开发区速度”赞叹不已 。海安开发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 , 大力减事项、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间 , 项目审批已实现“1220” , 即开办企业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2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20个工作日 。
南通市商务局局长李玲介绍 , 激发开发园区发展活力 , 南通推动“减负”与“放权”相结合 , 省级以上开发区均新成立了行政审批局 , 以“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 , 实现“园内事情园内办” 。南通还编制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 , 赋予国家级开发区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等行政审批权限 , 今年将逐步推广到省级开发区 。
【园区|深耕“试验田”,南通开发园区再出发】错位发展 , 特色园区“耕种”特色产业
5月底 , 总投资150亿元的阿里巴巴江苏云计算数据中心扩容项目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 , 成为该区聚力打造大数据产业新地标 。
从纺织轻工、海工装备到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精密机械 , 南通开发区在36年发展历程中 , 曾多次调整产业主攻方向 。“南通开发区面临人力成本上升、土地空间减少等诸多制约 , 必须抢抓最有爆发力、最有发展前景的‘未来产业’ 。”南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羌强介绍 , 紧扣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1+1”产业 , 南通开发区设立国家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园、国际数据中心产业园等多个特色产业园 , 集聚了东和半导体、台湾钛昇、国芯微电子、亚洲脉络等一批重点企业 , 正全力推动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
产业同质化、特色不鲜明 , 曾是不少开发园区存在的共性问题 。今年 , 南通市委市政府下了“硬任务”——每个开发区都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 , 明确重点打造的1至2个特色主导产业、培育的1至2个新兴产业 。
做粗产业链 , 提升辨识度 , 南通开发园区重构产业版图 。南通高新区围绕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一主一新”产业 , 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先行区;海门开发区崛起海工装备、智能制造、现代建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如皋高新区集聚软件从业人员两万多人 , 落户小咖秀、凌志软件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 获评全国县级市唯一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通州湾、洋口港、海门港、吕四港一体共生的“大通州湾” , “合”中也有“分”:洋口港片区重点建设LNG能源岛 , 打造集液化天然气接卸基地、仓储基地、销售基地和集散中心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通州湾示范区重点发展临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金属新材料和现代物流三大产业集群;海门港片区重点发展以智能制造为基础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天精品钢产业基地;吕四港片区大力发展冷链、装备、电商等现代物流 , 延伸港口物流产业链 , 发展集装箱、通用散杂货物流 , 建设全国粮、棉、油、糖及冷链物流基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