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的衰落和朋友网的关闭是否意味着实名校园社交不适用于中国用户

谢邀~
个人认为不能因为这两个网站的没落就直接证明校园社交不适应中国。关于“实名校园社交是不是伪命题”这件事要从多个角度来看。首先po个个人观点,校园社交有其独特的特点,所以个人认为“校园社交”并不能说是伪需求,所以我认为问题的主要核心还在“实名”,所以,接下来,我们针对实名入手。
首先先说实名,中国人自古就不愿意实名。古时候有点文化的人都有个“字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据说这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同学从小不爱学语文……);除了字号之外,中国古人还习惯以排行称呼,如“董大”、“武二郎”这种;还有些江湖人士,喜欢称所谓花名,《水浒传》108将就是个典型的栗子(不仅江湖人士,连《西游记》里的妖怪都有花名,有叫孙悟空“齐天大圣”、“美猴王”的,有直接叫孙悟空“猴子精”的嘛?),包括现在我们工作过程中,也不少人喜欢花名,还有作家喜欢笔名,艺人喜欢艺人等等。所以首先可以从这一点中看出,中国人是自古不喜欢实名社交的。(顺便在这里提个观点,熟人之间的微信、QQ说话是不算网络社交的,所以我们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在微信和QQ的世界里,我们喜欢取个非实名的昵称,然后让熟人加个实名的备注……)
接着说昵称,可能有同学认为,实名讲清楚了,昵称就不需要讲了。这一点不然。不喜欢实名是自古的文化传承。但如果仅仅是这一点,这个还是可逆转的。所以接下来说的昵称才是比较重头的。现在的互联网社交用户,普遍用户年龄最大限度应该不大于30岁。所以基本上看,互联网社交用户年龄最大的不会比“80”大。也是这些人在10几岁起就开始接触第一批互联网社交产品。而说到这第一批网络社交产品,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QQ了。QQ的出现,从一开始就让人们习惯了用“昵称”这种东西。于是,我们出现了各种网名,随后的几款大型网游(大型网游基本也算一种场景的社交)的兴起,各种论坛等等,人们更是热衷于给自己的账号取各种炫酷的昵称。此外,(刚刚提过了,个人认为,无论是当初还是现在,熟人之间使用QQ、微信这种东西聊天,不能算网络社交。)当时我们有过经历的人都知道,曾经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几个QQ账号(这个下面还会提到),以及在这种产品的与陌生人的社交中,我们都喜欢用一个并不真实的“身份”去聊天。最后再说微博,有人说微博是实名,其实也不是,微博虽然借着一些明星大V用户让人认识到了实名的价值,让人有了想实名的动力,但当用户真的在使用时,又发现,中国人重名的太多,而对于这种情况,大家用的最多的对策是,在名字后面加个后缀,把这变成了一种昵称是的存在……于是,微博上的名字就出现了,“XXX要早起”,“XXX不想毕业”,“XXX想做一个风一样的男纸”这种仅熟人知道自己是谁的名字。综上,中国人网络社交更喜欢用昵称。
再说社交习惯和使用场景。再对外社交时,中国人向来喜欢“用真名说假话,假名说真话”的模式,和“报喜不报忧”的心态。所以,我们看到明星都喜欢用大号(微博)蛋逼,用小号发一些矫情的东西。使用场景上,中国自古虽然,有过“小国寡民”的阶段,但大体上,还是喜欢聚居的,这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喜欢熟人社交,而反观欧美,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个镇子上总共没几户人家,鸡犬相闻,人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在这种身边没几个熟人的情况下,欧美人更需要网络社交,而这方面越深入,社交账号就越被重视,越容易互造成彼此之间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为了网络安全等因素考虑而比较自觉的实名社交。再者,国外网络社交身份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外国人在LinkedIn上是真能谈上合作的,虽然中国朋友也有在脉脉上谈的,但脉脉的重心转型-招聘,恰恰说明这个行为很低频,(而这又涉及到了中国人的实用主义的问题,太多了,这次不谈了……)所以说,从社交习惯和使用场景上看,中国用户缺少实名动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