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有一种说法若非这一仗太惨烈,福建籍的开国将军不会少于湖北籍( 二 )

 【开国】有一种说法若非这一仗太惨烈,福建籍的开国将军不会少于湖北籍
文章图片
也是韩伟福大命大,他在跳下悬崖时跌落在一棵大树的树冠顶上,侥幸躲过了一劫。但韩伟这种运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那些负伤、掉队和被打散的红34师的战士们,不断地遭受着数万名国民党正规军、以及那些极度凶残的反动民团的绞杀。多年以后,军旅作家乔良在灌阳一带采访时,当他听到民团杀死每一个活着的红军战士的目的,很多时候竟然就为了得到一根牛皮腰带或一个搪瓷茶缸,悲愤莫名,他把这些素材全部写进了自己的小说《灵旗》。电影导演吴子牛被这部小说感动,改编成了电影《大磨坊》。1984年,著名的美国作家、采访人员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也来到湘江岸边考察和探访半个世纪前这一场人类史上的壮举,创作出了一部震撼了世界的著作《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该书的结束语是这样写的:“34师被消灭时发出的最后几阵震颤的枪声和红军辎重大队沿途百里丢盔弃甲的惨状,就已经宣布了李德、博古统治的结束”。34师是被敌人消灭了,34师的六千多名壮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水。p 【开国】有一种说法若非这一仗太惨烈,福建籍的开国将军不会少于湖北籍
文章图片
然而,这六千余位血洒湘江之侧的闽西子弟,绝大多数没有被评为烈士。这是韩伟老将军愧疚无限的一个心结。为什么会这样?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曾任红八团政委、解放后曾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的伍洪祥老人解释说,建国之初,评定烈士的条例中有一个规定,在战争中牺牲的红军烈士至少要有两个团以上干部的证明。残酷的现实是:湘江之战中全军覆灭的红34师,团级以上干部仅余韩伟一人。那些红军战士亲属大都说不清自己的亲人所在的部队,更说不清首长的名字。而那极少数活下来的战士流落四方,根本不知道还有那位首长活在世上,这,就让多少烈士的亲人们只能抱憾终生,个别失散的红军战士也永远无法说清自己的身份。这,就是韩伟老将军为什么要死葬闽西的原因——我生前没能为牺牲在湘江边红34师的战友们做太多的东西,就让我死了一起陪伴着你们吧!没有人,能懂得自己所想的是什么。正如,我现在坐在电脑面前,写下我的满腹情殇,而谁也想不到,我下一刻会不会高兴的换上一副笑脸,走出门,走进那个,我陌生而熟悉的酒醉繁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