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宏大叙事” 多些“生活视角”

本报16日一篇报道提到,由于规划上过于注重“宏大叙事”,各地有些资源条件很好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体验感差,少人问津,一些贴近百姓的公园却大受欢迎 。这启示我们,办民生实事,抓民生工程,必须少些“宏大叙事”,多些“生活视角” 。
公园被视为“城市会客厅”,是属于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通常不仅要风景优美,还需要交通便利、配套齐备 。在公园设计建设中,如果过于讲究“宏大叙事”“贪大求洋”,但选址不科学、细节不精致、配套服务跟不上,也不见得能带来人气和流量 。相比之下,那些街角公园、口袋公园,因为深度嵌入人们生活,下楼即达、随时可逛,老人可锻炼、小孩有得玩,更具有鲜活气息 。这告诉我们,建设民生工程还是要少些“宏大叙事”,多些“生活视角”,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群众需要出发 。
民生工程体现城市形象,是城市建设的“硬指标”,比如有多少家公园、绿地面积多少等,通过这些数字衡量一座城市的公共设施状况、现代化发展水平 。民生工程要多些“生活视角”,就是要更关心公园周边保障设施是否齐全,以及公园人流量、市民满意度等“软指标”,更注重体验和细节 。如果过于追求高标准、沉浸于规模和气势,就可能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以致“形象”可能变“形式”、“风景”变成“盆景” 。多一些“生活视角”,就能多一些亲历体察和设身处地,多一些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不会讲了面子不讲里子、讲了排场不讲实惠,最大限度避免把民生工程建成“作秀工程” 。
偏重“宏大叙事”、忽视“生活视角”,留下了不少教训 。比如,有的体育馆“颜值”很高,但远离居民区,市民使用率较低;有的地方住宅楼盖得高端大气,但生活设施跟不上,居民面临入住难题,结果沦为“空城”……其间原因很多,有的是政绩观不正确,打着“惠民生”的幌子有意炒作以“吸引眼球”;有的是决策不科学,好高骛远,想着“大干快上”,不顾合理性、可行性;有的是作风不实,不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没有把群众利益和诉求放在心坎上……民生工程关乎百姓幸福感和生活舒适度,只有真正走到群众中去,多从生活本真着眼,多从人的需要发力,才能把好事办实、办好,得到群众真心点赞 。
多些“生活视角”,要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 。任何民生项目在规划之初,就应进行充分论证、广泛吸纳民意,既考虑地方财力又顾及民众感受,防止“宏大工程”成为“荒芜风景” 。应将民生工程的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倒逼城市管理者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充分了解民意、听取民声,努力让每一项民生工程成为人们生活中最温暖、最有品质和最具活力的“风景” 。
【「」少些“宏大叙事” 多些“生活视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