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宝妈」什么是“反弹效应”?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有一次 , 我和朋友带着她的孩子一起到饭店吃饭 。 朋友家的孩子年纪不大 , 大概4、5岁的样子 , 因为孩子比较调皮 , 他妈妈就一直在不停地唠叨:
“你快消停一会 , 不要再拿筷子了!”
“不要在沙发上跳来跳去 , 说了好几次了 , 你怎么老是记不住?”
“不用用手拿东西吃!”
一顿饭下来 , 朋友饭没吃几口 , 一直不停地阻止孩子 , 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 , 不让他在沙发上蹦来蹦去 , 他跳得更欢了 , 不让他用手拿东西吃 , 他吃得更快了 , 他妈妈都快要奔溃了 。
各位家长在带孩子的过程中 , 应该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吧?
让孩子不要再哭 , 她就哭得越凶;让孩子不许看动画片 , 她从早看到晚;让孩子不许吃糖 , 她吃完一颗又拿一颗 。
其实 , 这都是因为父母在孩子的沟通上出现了问题 , 在平时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触碰了“反弹效应” 。
文章图片
什么是反弹效应?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 , 他要求被实验者们不要尝试着去想象一只白色的熊 , 结果人们的思维却出现强烈的反弹 , 被实验者们却很快地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只白色的熊的形象 。
越是不被允许做、不能做、不能想的事情 , 越往往容易去做、去想 , 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反弹效应 , 同时也叫做”“白熊效应” 。
白熊效应也很常出现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 比如我们越是让孩子不许玩水 , 孩子越是对玩水充满兴趣 , 这样的兴趣促使他们会尝试着在家长不注意的时候去玩水 。 我们越是不让孩子看电视 , 他就越是对电视充满好奇 , 越是想尽办法去接触 。
我们越是禁止的事情 , 孩子却往往越容易去做 , 这不是说孩子故意不听话 , 而是因为“反弹效应” 。
文章图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1. 和大脑的思维方式有关
大脑是通过绘制图画去进行思维的 , 而不是通过言语 。 别人说的话 , 反应到我们的大脑中 , 最终在我们的大脑中呈现的不是语言 , 而是图案 。 比如我们告诉孩子不能吃冰淇淋 , 这时候他们脑海里接受到的是冰淇淋这个图案 , 而不是这个词语 。
我们的大脑能够接受指令 , 但是却无法判断指令正确与否 。
当父母告诉孩子不能吃冰淇淋的时候 , 他们的大脑接收到“冰淇淋”这个词语 , 它直接是把冰淇淋的形象浮现在孩子的脑海中 , 而没有对该不该做这件事进行分析 。
文章图片
2. 你越禁止 , 越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在孩子3-6岁的时候 , 他们的探索欲与好奇心特别的强烈 。 “不许拿药丸”、“不许玩水”这样的暗示渗透到孩子潜意识的深处 , 更是成为一种对于孩子来说 , 无法抗拒的致命诱惑 。 当家长们因为焦虑对孩子下达禁止做某事的命令或者要求时 , 不但没有效果 , 还会激起孩子们的窥探欲 。
而当他们尝试着去转移注意力时 , 思维会出现无意识的“自主监视”行为——监视自己是否还在想不应该想的事情 , 反而使他们仍在保持对这件事情的关注 。
简单来说 , 当告诉我们不能去做什么 , 不能去想什么时 , 我们的注意力就已经“专注”在了被禁止的事情上 。
所以 , 你的阻拦 , 可能让孩子不想去想不被允许做的这些事 , 可是越是抑制 , 越容易去想 , 比如你不让他去拿药丸 , 他反而更加好奇—妈妈的药丸好吃吗?为什么不让我吃?吃了它会怎么样呢?
推荐阅读
- 古人都说:“一颗绿萝七个鬼”,家中为什么忌讳养绿萝?
- 红旗|这三款国产SUV终身质保,最低只要十万五,还买什么合资
- 怎样评价扶他柠檬茶的小说《云养汉》的结尾
- 趣头条|【为什么300万人都选帝豪GL】因为有你,每个周末都与众不同
- SUV大师|12缸年度车评选:豪华新能源SUV,为什么是宝马X1?
-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容易缺钾,吃什么能补充回来?医生给出建议,要坚持吃
- 食物|吃什么好些?孕妇晚上饿了
- 隐秘而伟大|连续19天拿冠军,这剧凭什么能让央视“引以为傲”?
- 为啥开通了百度云超级会员下载速度还是会那么慢
- 快上车Go|买什么牌子的车不容易坏?第一居然不是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