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 Google、Facebook、微软这样的超级大公司招聘,会很看重学历吗

学历,论文,和项目经历三者都重要。只要一项突出,都容易进入面试流程。面试更看中个人能力,跟公司文化是不是匹配,但不纠结CV。大公司更看中的是成长空间。
从我做为招聘经理的角度来说:在校招中,会下意识过滤掉CV特别厉害的super star(top 5%),也会过滤掉很一般的(bottom 50%),然后在关注剩下里面成长空间大的。
特别厉害的牛人包括很牛导师的得意门生,论文一堆还有一两篇很有名的,有一两个很不错的项目。他们一般offer无数,能招过来非常不容易。通常他们对钱没那么敏感,因为match offer相对来说容易,特别是行业情况还不错的情况下。所以只能拼诚意,讲情怀。但level不够,经常难讲赢别人。例如曾有两个特别厉害的朋友,我窜去svp里拿了exception offer,但架不住google brain是jeff dean的sell call。所以super star特别难招,能招来一个是烧高香,精力有限时我经常pass。
过滤掉学历一般且没有其他突出点(项目或论文)也是同样考虑,精力有限,面不过来。
所以我一般用“前50学校毕业,有一篇还不错的论文或者一个还可以的github项目“来筛选简历。面试的时候看一看编程功底是不是扎实,选一个面试人的研究方向看看了解是不是深入,最重要是看谈话中的感觉,用来预测此人的工作态度。
这个主观的评价是基于我的两个观察:一是工作前五年的好坏最关键的是工作态度。个人能力的区别对于很多工作来说没那么明显,有些人做事快点好点,但跟其他人区别也不总是10倍区别,所以可以通过勤能补拙来弥补。所以,如何分配时间,如何选择事情做能重要。在工作的前几年,能摆正心态,适应学校到公司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然后稳扎稳打提升自己,并作出成绩最重要。
二是各种受吹捧的技能点都是可以工作中培养。例如做深度学习的公司当然想找深度学习专家,例如有NeurIPS/ICML/ICLR一作论文。实际上我发现只要有一定的机器学习背景,态度端正,通过合适的项目,一年后也能成为专家。甚至是专业不那么对口的人,例如从事系统、高性能计算、统计的学生,同样有可以快速成长。
总结起来说,学历是敲门砖,够用就行了。之后拼的还是个人的努力。

■网友
鄙人在这三家中的两家干过,并且做过面试官。
老实说,这两家的要求只是类似"计算机科学或类似技术领域理学学士学位(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实践经验)"。
就是说,有个文凭,或者只有工作经验也行。
并且其中一家甚至明说了,招人考虑学校是歧视。(你们应该能猜出来是谁)
其实这种做法对企业是有经济学的好处的。假设这个社会普遍歧视无学历,那么没有学历但实际工作水平达标的那部分人只能得到远低于市场水平的报酬。如果某一企业放弃学历要求,同时HR管理足够先进,那么只需要给出市场价(或者稍低于市场价,如果不关心企业形象的话)就能轻易招到这些人,从而避免付出很高的溢价去竞拍有学历的候选人。

■网友
在 CS 毕业生供应量激增,科技公司对应届生需求量减低的情况下,Facebook 这样注重 diversity 的公司甚至会逆向学历歧视……
所谓的逆向学历歧视就是,为了追求招聘结果的多样性,因为名校毕业生额普遍有更好的简历竞争激烈,来自于不那么排名靠前/有名学校毕业生,因为竞争没那么激烈,反而有可能更容易通过简历筛选。
之前我对坊间传闻的 CMU 学生比其他稍微小众的 CS 学校更难通过 FB 简历筛选的坊间传闻还有所怀疑,直到我偶然帮几个不那么有名的学校的新生内推并且他们通过简历筛选,我以为新生名额开放,于是在 CMU 本系群里吼了一嗓子拿了若干份简历去推,然后过了好一阵子在一下午的几分钟之内被批量拒信之后,我才相信逆向学历歧视可能确有其事。
即便不是真的有此政策,可以想象 recruiter 在删选成百上千的校招简历时,收到大同小异的同一个名校来的大量简历,公司已经招到大量这个学校的新生,且公司强调 diversity 的情况下,主观潜意识也会对不一样的简历更加青睐。我对这种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的逆向学历歧视本身持保留态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