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名表』从经典走向时尚 周总理最爱的上海表潮流进化史

 『瑞士名表』从经典走向时尚 周总理最爱的上海表潮流进化史
文章图片

时髦的世界品牌衣着,配上一只上海牌的老式手表,这样一种时空产生距离美的统一,在香港乃至欧美地区,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作为“老三件”之一的上海牌手表,走进21世纪后在市场上重新抢手,透视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话题:上海牌作为老字号至今仍有巨大的含金量,广阔的市场潜力,用于收藏,更用于送人。这种表送人是上等礼品。“上海”两字的品牌含金量,是58年制造的历史文化含金量。
手表之于一个男人,好比中世纪的佩剑之于一个骑士。上20世纪70年代,上海牌手表要凭票购买,三十多年过去了,手表遍地都是,上海牌手表风光不再,成功男士伸出手来一般是江诗丹顿、劳力士、欧米茄等外国老牌子。喜欢摆谱的人还讲究金壳、镶钻、蓝宝石玻璃一类的限量版。
然而风水是轮流转的,在港台娱乐圈内,上海牌手表得到了追捧,在内地青年人中也不乏拥趸,亮出手腕的一刻,老旧的上海牌机械手表总会引起一阵尖叫。而在收藏圈内,上海牌手表又成为一个新亮点。尤其是一些经典款式,真要寻找起来,还得下一番功夫呢。比如A581。
2008年,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行走太空,宇航员翟志刚佩戴了一块航天表,其机芯来自于上海表业有限公司。
2005年,标价10万元的上海牌陀飞轮手表亮相瑞士巴塞尔钟表展,这是中国第一款陀飞轮手表,它的制造商,同样是上海表业有限公司。
上海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以生产手表机芯为主,它的前身是曾经大名鼎鼎的上海手表厂,其品牌产品“上海”手表一度被公认为“中华第一表”,在国产手表中引领风骚近30年。
 『瑞士名表』从经典走向时尚 周总理最爱的上海表潮流进化史
文章图片

1958年7月1日《新民晚报》大篇幅报道上海牌手表
首批“中国制造”的手表
100多年前的上海,表并非稀罕之物。然而,在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里,摆的都是来自瑞士、德国、英国的钟表,没有一只“made in China”。
大约在上个世纪初叶,山东烟台诞生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只闹钟。但是,从第一只闹钟到我国第一只手表,又足足经历了50多年。
上世纪50年代,粗马手表开始在上海制造。“马”是手表的心脏零件,粗马是用钢丝做成的,通常由于结构工艺简单、精度差,只用于闹钟、秒表、定时器类产品,而精度和耐久性更高的细马手表还是空白。
1954年,时任国家经委主任的李富春在上海视察时提出:我国有6亿人民这样的大市场,手表工业大有作为,希望能生产我国自己制造的手表。次年4月,上海钟表行业的几十名师傅联名给上海市委写信,希望能够制造中国自己的细马手表。不久,市委公开复信表示支持。
3个月后,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与上海钟表同业公会从中国钟厂等20家单位抽调58人,组成手表试制小组。第一批计划试制12只仿瑞士“赛尔卡”细马防水手表,150只零件由各参试单位和人员分头制造。
谁也不会想到,第一批中国制造的手表,是由做琴用的音簧铜片,雨伞的钢丝骨、缝衣针等原料加工而成的。在材料、工具缺乏的情况下,旧货商店的几台造钟、修表的旧机器和几把挫刀,七拼八凑就是一台工作机。钟表匠们每装一只零件,都是靠挫刀挫、手工磨,韧劲加巧劲而完成的。至于关键部件“马”,工程师是自己设计铣床,自制铣刀,经过两个月的反复摸索,才制成一只完整的、准确的“马”。
1955年9月26日,18只长三针17钻“细马”手表,打上了“第一批试制”、“中国上海”的字样,如期完成了试制任务,掀开了我国手表工业史上划时代的一页。
 『瑞士名表』从经典走向时尚 周总理最爱的上海表潮流进化史
文章图片

周恩来用过的上海表
成为周总理的“最爱”
“第三百货今晨顾客盈门争买首批上海牌手表”,这是1958年7月1日《新民晚报》“上午新闻”的报道。在试销当天,上海手表厂生产的100只上海牌手表一开门就被抢购一空,试销单位上海第三百货商店像办喜事一样,他们为买不到的顾客办理登记预售,一个上午登记人数就超过1000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