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家长的“反话”真能鼓励孩子?也可能会“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二 )


我们更应该以爱为出发点,去鼓励孩子为爱出发,而不是为了成绩出发;我们更应该告诉孩子,他即将为之努力的事情有何意义。我们给了孩子温暖,保护了孩子奔图的步伐,孩子才会深刻明白,自己努力的意义何在。
 #摧毁#家长的“反话”真能鼓励孩子?也可能会“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文章图片

2、为孩子制定“激励额度”
了解一个孩子,可能要比了解一个孩子难得多。因为孩子的实力是不断在变化的,你需要时时刻刻为孩子的实力做评估,以此给与孩子最精确的“激励额度”。
很多家长喜欢透支“激励额度”,过分的激励,会超越孩子的真实实力,激励太少,又会不足以推动孩子。家长们不妨同孩子一起制定激励评估表。
比如,孩子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为孩子设定激励阶梯,如果我们帮助孩子完成了一件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假设最终激励阶梯为100分,那么我们就要为这100分划分几个阶梯,让孩子循序渐进的消耗掉他赢得的“激励额度”。
孩子会因为激励额度的不断提升,以及逐渐趋于完成任务而快乐而有动力。
为孩子制定“激励额度”,也更大程度上限制父母一次性透支激励额度,这样可以为孩子减少不必要的过度压力。孩子只有在逐级的上升中,才能一步步实现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和吸收。
 #摧毁#家长的“反话”真能鼓励孩子?也可能会“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文章图片

3、鼓励也有“保留科目”
孩子所有的能力都要被认可吗?孩子所有的任务都需要鼓励吗?其实未必。
有心理学家曾研究表明,人类的所有能力中有70%是依靠自身的发现和提升得到最终归纳的。
所以,即使我们家长已经极力在使用温暖和保护感,即便制定了完美的激励额度,我们依然需要为孩子的自我激励“留白”。
怎么理解“保留科目”?
唯一的判断方式是,当下你的鼓励和孩子的自我鼓励,哪个更有效?或者说,你是鼓励对孩子而言可能完全无效。
举个例子,孩子大哭大闹的说自己不会穿鞋,可是当下这种情境,孩子完全听不进你的鼓励,那么此刻你的鼓励是有必要“保留的”。
等到下一次,孩子可以自行穿鞋的时候,那么你的鼓励就可以“锦上添花”了。非保留科目鼓励,可以为孩子当下的事情加注,保留科目鼓励,只是摁了一下暂停键。
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如果孩子的卵石,那么父母就是大海,我们想提供磨砺,就要提供最适宜卵石的温度、保护,潮汐相应,适时而发。成长源自鼓励,也有可能毁于“反激励”,切莫让鼓励成为了教育的绊脚石。
我是C位妈妈,一名专业育婴师,还有一个3岁的宝宝,如果您有任何带娃养娃的困扰和问题都可以咨询,当然我更愿意倾听所有妈妈的酸甜苦辣,除了带娃也能做你的闺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