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佛教的阿弥陀经是什么时候讲的( 二 )


《十住毗婆沙论》卷5:「佛法有无量门 , 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 菩萨道亦如是 。或有勤行精进 ,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永不退堕)者 。」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卷5所说之易行道系指称念诸佛菩萨名号之修行法,然至后世,中、日高僧如昙鸾(476-572)、源空(1133-1212)等诸师,则专就弥陀一佛来论其易行,且强调他力本愿之殊胜功德,称之为易行道 。
唐代之净土教高僧道绰(562-645)于安乐集卷上亦依此说,将一切行法分为自力与他力、自摄与他摄二种,而立圣道、净土二门之判教,谓圣道门即难行道,乃自力与自摄之行法;净土门即易行道,乃他力与他摄之行法 。[ [1] ]
三、信、愿、行三资粮具足
据明?蕅益《阿弥陀经要解序分》:「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 , 而证所信 。」
(一)所谓「信」者
据《阿弥陀经》云:引六方(东、西、南、北、上、下)佛共证:「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 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如是每方佛都历举其士之佛若干,一而再,依次,至于六,重覆言之,非仅示郑重 , 且强调其可信 。又:「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
【阿弥陀佛,佛教的阿弥陀经是什么时候讲的】(二)所谓「愿」者
据本经有云:「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 , 生彼国土 。」此从「信」至「愿」 。又:「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 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此谓能发愿欲生者 , 即得无上正等正觉 。盖以此经乃究竟圆满了义之教,能直了成佛,非同小可 。
(三)所谓「行」者
本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即是用功行持方法 。其功效为:「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 , 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可说是一生成办 。
(四)难信之法──尤其在五浊恶世
本经于末了 , 佛有特别加叮咛说:「释迦牟尼佛能为什难希有之事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 , …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什难 。」其中 , 反覆说明在末法的娑婆国土、五浊恶世,说此法为什难 。此法难闻,闻而难信,信而难启愿 , 愿而难行 。故必三资粮具足,自能往生,而一生成办 。今既已说此经,是知必此世间自有有缘众生,得而信之 。是佛知此世间人之善根未泯 , 故佛于难说难信而必言必说之,亦佛之慈悲、大愿之所普被沾溉,固无不在也 。
(五)阿弥陀净土法门看似易行,所以难信,而殊不知其理固未浅显也 。
四、此经之理则非易
如「自性弥陀 , 唯心净土 。」之观念 。谓万法唯一心,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也 。阿弥陀佛者,「无量光、无量寿」乃众生本具,非自外得 。就「事」说:「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就「理」说:「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 。」「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 , 而自心秽;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 。」虽说如此,但不可误解:执有「自性弥陀」之「理」 , 而废弃执持弥陀名号 , 以求西方之心 。亦不可只执持弥陀名号而不明了「唯心净土」之「理」 。否则 , 即是「执理废事」或「执事昧理」了 。
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天台观经疏曰:「诸佛法身与己同体 , 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 。」维摩经佛国品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起信论义记下本曰:「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 。故华严经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 , 心造诸如来 。」乐邦文类四载圆辩法师之净土唯心说,并载姑苏禅师之唯心净土文 。云栖《弥陀经疏钞》曰:「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 , 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