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时代的纸都有乌丝栏,洛阳杨风子下是黄庭坚哪首诗

王羲之时代的纸都有乌丝栏吗
王羲之时代的纸都有乌丝栏 。乌丝栏是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 , 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后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 。在缣素绢帛上织乌丝栏 , 是一种颇有难度的工艺 。帛书文字是由上而下书写,每行字数没有一定 。为使各行文字书写整齐,有乌丝栏的帛书仿照简册之原有界线,用朱笔或墨笔画上界栏 。帛书的界栏,早期大多为手画,当帛书盛行以后,为使用方便、美观,有人用赤丝或黑丝事先在缣帛上织出界栏,如同今日稿纸,专门供书写之用 , 后人称之为“朱丝栏”、“乌丝栏” 。
洛阳杨风子下是黄庭坚哪首诗艺术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似乎没人能够说出让所有人都信服的意见 。就拿书法来说 , 有意而佳者,有无意而佳者 。有意而佳,会体现出一种外在的威仪;无意而佳,更能体现出一种外在的力量 。
把书法当作艺术的人们通常会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艺术的最高规范是抒情这样一种流行的论调 。按照抒情的理论,抛弃固有的法度而获得心灵表现的自由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于是那此天马行空般的行草书被认为是最具有艺术性的书体 , 而像杨凝式这样表现型书家理所当然地成了评论家经常提起的对象 。
黄庭坚曾经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山谷集》卷二十八《题杨凝式书》)这被认为是对杨凝式最为深刻和恰当的评价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能够真正懂黄庭坚这首诗的人和黄庭坚所批评的“俗人”相比,大概还不到千分之一 。原因在于人们对此诗的最后一句作了种种误解,而误解的焦点正在“乌丝栏”上 。
乌丝栏,即纸素上画成或织成的朱墨界行 。对于这一点,人们没有什么疑问 , 但是如何理解“下笔便到乌丝栏”却成了问题 。至少有两种说法值得怀疑 。
第一:认为诗中“乌丝栏”借指《兰亭序》,“下笔便到乌丝栏”指一落笔便达到了王羲之的境界 。
第二:认为“乌丝栏”是指书法用笔 。清冯武《书法正传》载 《书法三昧》云:“乌丝栏者 , 锋正,则两旁如界也 。”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 。然而这两种对“乌丝栏”的创造性解读并不符合黄庭坚的原意 。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末句为“下笔却到乌丝栏”,很明显 , 如果将“到乌比栏”理解为肯定性的用笔效果,杨凝式似乎不应该被这个“却”字排除在外 。
黄庭坚对于杨凝式的理解是深刻而独到的,而杨凝式杰出特立的艺术创造也增加了人们认识他的难度 。对于他的书法,许多人只是“口称善而腹非” 。黄庭坚说:“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 , 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 。
九方皋相马 , 注重的是其内在的精神气度,而对于玄黄牝牡,则在遗弃之列 。这是一种直觉观照之法 , 能以此法观照者往往具有一双慧眼,能从别人看不出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 。与九方皋相马法相类似的是“梵志翻著袜”法,这也是一种直觉观照之法 。
黄庭坚对于此法呆谓深有会心 。他认为汉代的茅容杀鸡饭其母而以草具饭郭林宗的做法就能深得“翻著袜”法的精髓 。可惜的是 , 学习书法的人缺少这样一种直探骊珠的智慧和勇气 。当时人更习惯于以一种现成的思路去挖掘传统 。
【王羲之时代的纸都有乌丝栏,洛阳杨风子下是黄庭坚哪首诗】就拿学习《兰亭序》来说,多以“永”字来开眼目,追求表面的象似 。也为宋初的“院体书”这一时弊作了注脚 。院体书自唐代吴通微兄弟以来就一度笼罩书坛 , 宋初王著的“小王书”即承继了这一传统,这种谨守法度、死于句下的做法很为黄庭坚所轻视,他将王著比喻为“小僧缚律” 。所谓小僧 , 应该说是在追求成佛的道路上处于最低阶位的那个群体 。
今人很多写楷书者实书为古化翻刻字,没有逸雅之率真,整篇整齐划一大小一致毫无楷之生气,虽用笔精良少了情怀与高格 。
杨凝式的行草书 , 如云烟、似龙蛇,变幻莫测,狼藉满纸,虽然一落笔 , 便越出栏界,在法度上稍有可议之处,但从神采气度来看,却无一不合右军矩镬 。作为规矩法度象征的“乌丝栏” , 在杨凝式的手里,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对于杨凝式的做法,黄庭坚深表认同 , 他认为这才是金丹换骨,突破了“《兰亭》面”的局限 。由此黄庭坚总结出了学习《兰亭序》的一般方法 。《又跋兰亭》云:“《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以为准 , 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 。不善学者圣人之过处而学之 , 故蔽于一曲 。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