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这次可能真的做对了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 ,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微信视频号,这次可能真的做对了

文章插图
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 , 超5亿用户规模的国民级产品屈指可数,能够保持五年以上长青应用更是寥寥无几 。二者叠加,长期以来只有两个赛道:社交和电商 。而今天再看 , 这一格局正被打破,第三个“王”——短视频 , 已然君临天下 。
这位新晋王者,颇有不破不立,不止不行的气势 , 欲将前辈们积累的商业陈规,以特有逻辑进行重塑——无论是流量价值、社交还是电商 。当然事实证明,它有这个能力,直播电商、内容广告还是陌生社交,这些新业态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
作为“旧王”,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流量价值被压缩最为明显的腾讯,直接杀入了字节的腹地 。自Pony将视频号比作全村的希望,亲手捧上“储位”算起,已过一年有余 。
但是“All in 视频号”的腾讯,似乎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一样去沿循游戏那条老路—挥动资本的大棒在内容领域攻城掠地 。而是“沉淀”了一年之久 , 在暗中推敲字节短视频和内容商业玩法 。
究竟是“新王”的茅太过锋利吓得旧王不敢出招,还是“旧王”老谋深算决胜千里,不逞一时之快?个中逻辑 , 我们有一些观点不表不快 。
01 社交、电商有何不同?
想要理清“新王”的逻辑,先要了解两代“旧王”的特征 。
2023年中概互联市值最高的十家企业中,线下即时零售(外卖+本地团购)和线上电商占据了半壁江山 , 而与之相对的是,其余几家头部公司基本是割据的状态,除了腾讯和网易在游戏领域有交集外 , 携程、贝壳、百度之间并没有密切的业务联系 。
微信视频号,这次可能真的做对了

文章插图
图:中概互联超千亿市值头部标的,来源:Choice金融客户端
以产品的视角来审视,根据QuestMobile去年发布的信息来看,平均月活用户数超过4万的头部玩家有15个 , 去重后最核心的依旧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抖音、蚂蚁、拼多多、美团 , 重叠用户超7亿 。
两组数据最鲜明的特点便是,社交、搜索引擎等不直接产生用户交易行为的产品往往是一家独大,而与用户交易行为密切相关的电商领域则群雄并起 。
毕竟无论是使用微信还是百度搜索,我们不会担心企业从我的口袋里赚走超额利润,无非是付出了一些时间成本帮助企业实现了广告或游戏变现 。但是买卖一定程度上是零和博弈 , 如果我在某电商买的东西性价比低,服务还差 , 一定是它赚了,我赔了 。
最简单的微观原理 , 会决定最庞杂的宏观结构 。“货比三家不吃亏,路走三遭不陌生”这句刻在国人骨子里的道理,看似是非常浅显易懂的消费心理学原理,却直接影响了电商行业很难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
02 短视频存不存在老二?
我们现在可以将问题拆解为:短视频究竟是偏向社交、内容本身,还是偏向电商?
这其实是一个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表面来看抖音是广泛的内容创作者带来海量的优质内容从而带动整个用户增长,再依靠用户实现商业变现 。深层次来看,正是因为抖音具备完整的商业生态,让创作者有钱赚才能实现广泛而优质的内容,如果仅仅像早期B站一样用爱发电,怕是撑不到行业崛起 。
在我们看来,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上抖音、快手去搜索商品 , 短视频本质还是内容驱动的,原因在于:用户使用抖音的最本质需求是内容,其次才是电商 。
如果您是早期的短视频用户,一定会对“小咖秀”这款产品有一定印象,这款上线于2015年的类短视频产品,实际就是抖音的先行者和模仿对象 。抖音在早期借鉴了小咖秀、美拍、秒拍等短视频软件的功能 , 加上自己独到的算法,结合音乐、卡点、快慢放剪辑(即所谓技术流)等特有技术,成功从一众短视频平台中突围 。
在这之后才是泛文化内容生态逐步演进和商业模式逐渐跑通,早期吸引用户的是内容本身,树长得再茂盛,根还在土里 , 这一点不会变 。
大部分用户现在打开抖音还是想获得娱乐和情绪价值,而非商品,因此更偏向内容本身 。


推荐阅读